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长沙理工交通土建工程毕业设计

 注:本毕业设计为本人自己编制,由于此网页问题,排版部够美观。以下为范文

 

 

                             级本科毕业设计

题目:   黑龙江省富锦至虎林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    

 

专    业:     交通土建工程

助学站点:       商贸学院

考 籍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黑龙江省富锦至虎林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

(K24+000~K32+000X)

 

 

 

专      业:      交通土建工程

学生姓名:

考  籍  号:

站      点: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    录

项目名称:黑龙江省富锦至虎林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

图表名称

图表编号

页数

备注

 

第一篇  总说明书

 

 

 

 

总说明书

SⅠ-1

2页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SⅠ-2

3页

 

 

附图:地形图

SⅠ-3

1页

 

 

第二篇  总体设计

 

 

本设计未涉及

 

第三篇  路线设计

 

 

 

 

路线设计说明

SⅢ-1

1页

 

 

路线平面图

SⅢ-2

3页

 

 

路线纵断面图

SⅢ-3

3页

 

 

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SⅢ-4

1页

 

 

纵坡、竖曲线表

SⅢ-5

1页

 

 

逐桩坐标表

SⅢ-6

2页

 

 

公路用地与坐标表(征用土地表)

SⅢ-7

6页

 

 

公路用地范围图

SⅢ-8

3页

 

 

第四篇  路基、路面及排水、防护设计

 

 

 

 

路基、路面及排水说明

SⅣ-1

7页

 

 

路基设计表

SⅣ-2

4页

 

 

边沟(排水沟)设计表

SⅣ-3

4页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SⅣ-4

1页

 

 

路基一般设计图

SⅣ-5

6页

 

 

路基横断面设计图

SⅣ-6

24页

 

 

超高方式图

SⅣ-7

2页

 

 

中间带设计图

SⅣ-8

1页

 

 

路基超高加宽表

SⅣ-9

5页

 

 

路基土石方数量表

SⅣ-10

5页

 

 

路基每公里土石方数量表

SⅣ-11

1页

 

 

路基防护工程设计图

SⅣ-12

6页

 

 

排水工程设计图

SⅣ-13

3页

 

 

沥青路面设计图

SⅣ-14

1页

 

 

第五篇  桥梁、涵洞设计

 

 

本设计未涉及

 

桥梁、涵洞设计说明

SⅤ-1

3页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设计图

SⅤ-2

8页

 

 

斜腿刚构人行天桥

SⅤ-3

1页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设计图

SⅤ-4

2页

 

 

第六篇  隧道

 

 

本设计未涉及

 

第七篇  路线交叉

 

 

本设计未涉及

 

第八篇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说明

Ⅷ-1

2页

 

 

交通工程横断面布置图

Ⅷ-2

3页

 

 

安全设施一览表

Ⅷ-3

1页

 

 

安全设施布置图

Ⅷ-4

1页

 

 

里程碑、百米桩、公里碑设计图

Ⅷ-5

1页

 

 

标志牌连接件设计图

Ⅷ-6

1页

 

 

双柱式标志版面大样图

Ⅷ-7

1页

 

 

双柱式标志版面一般构造图

Ⅷ-8

2页

 

 

沿线设施横断面布置图

Ⅷ-9

1页

 

 

柱抱箍与抱箍底衬设计图

Ⅷ-10

1页

 

 

第九篇 绿化与环境保护

 

 

 

 

绿化、环境保护说明书

 

4页

 

 

 第十篇  渡口码头及其他工程

 

 

本设计未涉及

 

第十一篇  筑路材料

 

 

本设计未涉及

 

第十二篇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

 

15页

 

 

第十三篇  工程概预算

 

 

本设计未涉及

 

参考文献

 

 

 

 

致    谢

 

 

 

 

 

 

 

 

 

 

 

 

      第一篇  总说明书

 

 

 

 

 

 

 

 

 

 

 

 

 

总 说 明

一、概述

、建虎高速公路是从黑龙江农垦建三江到鸡西市虎林的一条全新建的省级高速公路,简称“建虎高速”。设计部分公路全长8000m,设计车速80km/h,双向四车道。

在本设计中,依据外业勘测资料,通过对K24+000—K32+000路段的原始数据的分析,根据该路段的地质情况、地形、地物及水文等自然条件的特点,依据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标准、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并运用纬地道路设计软件、AutoCAD对公路的路线平面线形、纵段面线形与横断面、路基路面进行了设计与计算,绘制出路线平面图、纵段面图、横断面图、直线曲线转角表、纵坡竖曲线表、标准横断面图、路基设计表、路面结构设计图、土石方数量表以及相关的其他图表,并且编各部分相应的设计说明书等。

建三江至虎林高速公路建三江至八五三段工程设计,路基宽度为24.5m。 依据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修订JTG D20—2006确定路线平纵面线形设计标准,具体标准执行情况如下;

(1)设计速度:主线路线平纵面指标按设计速度100km/h控制。

(2)用地范围:填方路基为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以外2.0m,路堑为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为坡顶)以外2.0m范围内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桥梁为桥面以外2.0m范围内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

 

二、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2.1 所经区域地处黑龙江省东部,为三江平原温和、半湿润气候区,属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为建三江2.5℃,虎林3.9℃,极端最高气温为38℃,极端最低气温为-37℃;年平均降雨量为540mm,降雨期集中在6-8月份;无霜期平均144天,全年有5个月地温低于0℃,通常在10月下旬开始封冻,到翌年6月上旬结束,历时7个多月;季冻土层厚1.5~2.0m,最深达2.28m;降雪期始于10月初,终雪期在4月下旬,全年平均积雪122天;地面稳定冻结日期为11月中旬,稳定解冻日期为翌年4月中旬。各季盛行风为西风、西北风,春、夏之季多西南、西风,降水天刮东、东南风,常年风速不大,历年平均风速4.1m/s,最大风速为34m/s。 

2.2 地层岩性

测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堆积层(Q3-2fg1)和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呈灰白~灰黄色,以中~弱风化的花岗岩、闪长岩、石英脉、片麻岩、大理岩、长石石英砂岩等为主组成的卵石土,其粒径多为5~10厘米,少数可达100厘米以上,呈圆状、次圆状,略有分选性,其中硬质物含量60~70%,充填物多为细砂或粉砂,上部多覆盖1~5米的亚砂土或粉土层。

 

 

三、工程规模

     一、建虎高速项目主线全长204.331km;二级公路连接线6条,全长27.895km。全线路基土石方22,132,890m(包括下处理),沥青混凝土路面4,343,147m,水泥混凝土路面464,758m。设置桥梁134座,其中大桥14座,中桥37座,小桥5座,互通匝道桥9座,分离立交21座,车行天桥48座。设置钢筋混凝土箱涵369道,其中涵洞364道,通道5道。

二、设置互通区8处,服务区3处、匝道收费站7处、养护工区5处、管理分中心1处。

三、该项目初步设计概算投资52.5亿元,其中交通运输部补贴10亿元,农垦总局自筹项目资本金8.4亿元,其余34.1亿元向中行贷款解决。

四、总体设计原则

(1)坚持“安全、舒适、环保、和谐”的勘察设计理念。

(2)本项目以勘察设计为灵魂、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安全为根本、以质量为命脉、以科技为主导,在充分结合山区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植被、筑路材料等基础上,遵循土地、水利、环水保、规划和文物保护等有关国家、行业法律法规,充分结合项目特点,利用先进勘察设计技术与手段,贯彻“标准选线、安全选线、地形选线、地质选线、生态环保选线、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选线”的设计理念,认真执行“总体协调制、设计监理制、专家咨询制、地勘监理制”等制度,精心勘测、精心设计、科学论证比选,确保设计质量。

(3)设计时全面分析原路使用中存在问题,确保设计技术可行,经济合理,走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道路。

(4)坚持以人为本,合理运用技术指标,妥善处理技术与经济、局部与整体、近期与远期、公路建设与工业、农田基本建设、环境保护的关系,将本项目建成为技术标准掌握适宜、工程投资合理、施工可行、与环境生态协调的公路。

(5)设计按照“强制性指标严格执行,一般性指标灵活运用,超限指标论证采用”实施。

 

五、设计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并结合公路现状,分段实施改造设计,项目采用以下技术指标:

公路等级:                      一级公路;

设计速度:                     100km/h

路基宽度:                      22m

    行车道宽度:                   4×3.75m

    中间带宽度:                   2.5m

中央分隔带宽度:               1.5m

    硬路肩宽度:                   2×2.25m

路面结构类型:                 水泥混凝土路面

路拱横坡:                     2%

超高方式:                     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Ⅰ级

涵顶横向宽度:                 与路基同宽

设计洪水频率:                 路基及大、中、小桥、涵洞及小型排水构造物1/100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5g

 

六、测设简况,设计方案拟定和推荐方案的确定

6.1测设简况 

根据项目相关规划资料,在1:5000地形图上,进行方案初拟工作;外业测量前组织路线、路基路面等技术人员人员进场实地踏勘,并根据踏勘成果拟定路线方案。

    首先对拟定的路线线位进行全线实地放线,并完成了相应的路线、路基、地质、桥涵、筑路材料以及经济等方面的测量与调查工作。在进行测量的同时,各专业组对本路段进行广泛、全面的基础资料收集、调查和勘测工作,实测了有关控制点坐标,收集了沿线有关城镇、水电、路网规划资料。

在勘察设计过程中,项目组与业主单位保持紧密的联系,根据工作进展情况,不定时向业主进行工作汇报。项目组多次就路线方案向绵竹市各职能部门征求意见,并多次进行沟通和协调。

6.2原路状况及存在问题

黑龙江省富锦至虎林段始建于1995年,为水泥砼路面。由于交通量大,长期超重车辆通行,再加之5.12大地震造成路基扰动,造成该段绝大部分行车道板纵向断裂、横向断裂、板角断裂以及板底脱空等现象,根据弯沉检测资料和现场调查,其大致情况如下:

原路状况调查表

里 程

板块数量

完全破坏

板底脱空

破损率

脱空率

完好率

 

千米

%

%

%

 

6.011

4808

1553

808

32.3

16.8

50.9

 

判定水泥混凝土板底情况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D40-2002)确定,且根据该规范确定,断板率≤5%时,原路破损状况为优良;6%<断板率≤10%,原路破损状况为中;11%<断板率≤20%,原路破损状况为次;断板率>20%,原路破损状况为差;对于原路破损状况极差的道路,建议拆除原路面,重建路面结构层。

根据现场调查,原路断板率为24.67%,应拆除重建,若利用原路面的情况下,原路面板有49.1%需要进行换板或压浆处理,且不能完全根治原路基病害,处理费用高,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综合考虑投资和建成后使用效果,并充分听取业主意见,最终确定采用将旧水泥砼路面板全部碎石化处理作为加铺路面的底基层使用。

6.3路线方案的确定

6.3.1路线设计方案的拟定

本项目建设方案根据原路走向、状况、沿线地形地质特点、水文及桥涵分布、区域社会经济及生产力布局等特点,并结合绵竹市规划,确定了路线方案。路线起于二环路口(西南镇境内),路线经过西南、遵道两镇,止点与遵道场镇遵文路相接。

6.3.2纵断面设计方案的拟定

根据沿线地形起伏情况,按标准规范确定的指标要求,兼顾桥、原有公路、高压线、城镇规划及洪水位等情况,拟定路线的纵断面设计,使纵面线形达到平顺、圆滑、视觉连续,并与地形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达到充分利用原路结构层及填挖平衡的目的。

本次设计段主要控制点为:起点二环路口、干河子桥、付家河桥、遵道场镇,线路全长6.011km。

主要经济性指标

1、技术标准与技术指标的总体运用情况

所运用的技术指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结合沿线地形、地质及水文条件,合理利用地形,尽量减少拆迁和占地,充分利用原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达到实施和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设计中技术指标实际运用情况如下表。

主要技术指标表

名       称

单位

指      标      值

 

公路等级

 

一级公路

 

 

 

标准值

采用值

 

设计速度

Km/h

100

100

 

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400

430

 

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250

430

 

最大纵坡

%

6

1.18

 

最小坡长

200

200

 

凸型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3000

6500

 

凹型竖曲线极限最小直径

2000

11000

 

桥涵宽度

与路基同宽

与路基同宽

 

桥涵设计荷载

公路-I级

公路-I级

 

3.3 设计路段长度划分、衔接及其衔接前后路段的技术指标运用及协调情况

线路起于富锦市二龙山镇西侧,终止于建三江至虎林高速公路与方虎公路交叉口。路线基本走向是由北向南。路线所处区域为三江平原腹地,地势低平,具有典型的沼泽化低湿平原的地貌特征,地表坡度较缓。地表植被多为水田和旱地,地势起伏不大。。

3.4 路线各段的衔接方式

本路线路基宽度不同联结点应做好过渡,各段间衔接顺畅,并设置标识、标牌、标线指示行车。

3.5 公路一般路段横断面设计方案

0.5m(护肩)+1.75m(硬路肩)+2×3.75m(行车道)+0.5m(路缘带)+1.5m(中央分隔带)+0.5m(路缘带)+2×3.75m(行车道)+1.75m(硬路肩)+0.5m(护肩)=22m。

特殊路段详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3.6沿线大型桥梁、交叉的设置情况

沿线无大型桥梁。路线与其它公路交叉均采用平面交叉相接。

3.7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为配合公路工程建设,更充分地发挥公路使用功能,本路段特设置黄(白)色热喷树脂标线、里程碑、百米桩、五百米牌、公路界碑、安全设施、交通标志等。

3.8公路与沿线环境协调情况及环境保护对策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测设工作中,为做好公路建设的环保工作,减少因公路建设导致的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在勘察中很重视环境影响资料的调查,本着防治结合的原则采取以下环保措施:

3.8.1公路与沿线环境协调情况

本路段的环境保护包含两大部分内容,第一是合理利用地形条件和应用技术指标进行路线布设和线形设计,减少对沿线房屋的拆迁、对经济林木的占用和高填深挖路基段落,充分利用原路;通过路基、桥涵等公路实体的设计,尽最大可能地减少路基的外挖及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保护沿线生态环境,使公路与自然环境协调。

第二是通过绿化工程措施,“适地适树”,种植当地易于成活的植物,注重结构物形式和表面美观,必要时通过植物掩饰、材料修饰或人文装饰,掩盖人工痕迹,恢复沿线丰富多彩的自然风貌,使公路与沿线自然环境浑然一体、景观自然优美,构筑沿线生态环境旅游景区;同时对于环境敏感点采取环保工程措施控制和处理,将各种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

3.8.2环境保护对策

公路建设期间不可避免地会给沿线带来一定的环境破坏、水土流失和—定程度的噪声、废气、废水等污染。

设计时根据路段的生态环境现状、城镇、居民区的分布、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结合公路营运期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制定科学、经济、合理的环境保护工程设计方案,保护路侧生态和居民生活环境、美化路容。设计生态绿化为主要环保措施,对路基边坡、弃土场、预留征地范围及人群居住区采取种草、植树和生态防护等方式,弥补和美化道路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和不利影响,降低声、光及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防止水土流失,恢复自然生态原貌。

3.8.3绿化工程设计原则 

绿化方案根据不同生态区域分段进行设计,模拟自然植物群落结构,恢复千姿百态、变换无穷及丰富多彩的自然风貌,构筑生态旅游景区,使道路更具地域特色及观赏性,引导旅游的预感和兴致。

绿化应遵循自然协调的原则,自然散植灌木,草坪中混播花种,减少人工栽植痕迹;根据生态学原理,公路两侧少植乔木,避免对生态系统的阻隔及物种消亡:适地适树地从相同地区移植灌木,既保证成活率,与自然融为一体,又避免植物入侵,再现自然本色。

体现保护与恢复的配合协调,将绿化工程与路基工程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对路基边坡环保绿化工程的一体化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既确保路基结构稳定可靠、有效保护环境,又全面恢复公路绿化、美化路容环境。对路基施工中清除的耕作土壤及植物,有效利用于绿色工程,变废为宝。

4 路线

4.1路线布设及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

4.1.1路线平面线形设计

本项目布设过程综合考虑了沿线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以及城镇发展规划、路网布局、构造物设置等诸多因素,合理掌握线形设计标准,并考虑路线与周围环境协调。路线布设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路线布设尽可能利用原有道路,因地制宜,灵活掌握和运用各项设计技术指标,同时正确处理好现有道路和相关公路的关系。

(2)重视环境保护,尽量使线形与地形、地物、景观相协调;少拆迁、少占良田,最大限度的降低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3)根据不同道路状况、地形条件,采用不同技术指标和设计方法。灵活运用不同线形要素,尽量使平纵面线形顺适、连续,线形指标大小均衡。

(4)原路平面线形基本满足一级公路线形要求,本次设计根据原路拟合线形,路线平面按设计时速60km/h控制,为充分利用原路基,不再新征用土地,局部地段降低标准,平曲线处适当降低了超高值和平曲线长度要求,拟在该路段起止点分别设置限速40km/h的限速标志。

4.1.2路线纵断面设计

(1)纵面设计尽可能拟合原路标高;在原路面上进行加铺设计。

(2)原路纵面线形在5.12大地震后,发生较大变形,很难满足技术标准,为节约投资,尽量拟合原有纵面,利用旧路基,本次设计在一般加铺路面结构层路段,纵断面标高根据路面结构层厚度进行控制填方高度,填方高度按10~500px之间控制,线路接点及控制点处,按接点标高设置过渡段相接;桥梁段,按原桥桥面标高控制,在桥梁两端设置过渡段。

 

 

4.1.3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

路线平纵面线形受地形、地质、原有道路、重要建筑物的控制,设计中主要以拟合现有道路线型为主。

 

 

主 要 技 术 指 标 表

名       称

单位

指      标      值

 

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

 

 

 

标准值

采用值

 

设计速度

Km/h

100

100

 

交点个数

/

7

 

平均每公里交点数

/

0.9

 

曲线组合

基本型

/

5

 

 

S型

/

2

 

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400

430

 

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250

430

 

平曲线占路线总长

/

26.1%

 

最短缓和曲线长度

70

70

 

平曲线最小长度最小值

140

205.46

 

同向曲线间最短夹直线

480

950.6

 

反向曲线间最短夹直线

160

177.1

 

交点间最大夹直线长度

2000

2153.8

 

最大纵坡

5

1.18

 

最小坡长

200

200

 

凸型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3000

6500

 

凹型竖曲线极限最小直径

2000

11000

 

路线按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基本型进行设计(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长度之比基本控制在1:1:1~1:2:1的范围之内,缓和曲线参数满足(R/3≤A≤R))。由于本路段属改建一级公路,设计速度为60km/h,同向曲线间的最短直线距离为6V,反向曲线间最短直线距离为2V。

本次设计线路长6.011公里,全线每公里交点0.88个,平曲线的最小半径430米/1处,平曲线占路线总长的26.1%,直线的最大长度2153.8米,均能满足本线V=80km/h的要求。

全线竖曲线每公里变坡3.75次,最大纵坡1.18%,最短坡长200米,竖曲线占路线总长14.9%,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6500米,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11000米。

线形设计注重与桥梁的有机配合;纵面设计随地形起伏而变,竖曲线半径尽可能采用视觉要求的竖曲线半径,并注重平纵组合。

 

 

 

 

 

 

 

 

 

 

 

 

 

 

 

 

 

 

 

 

 

 

 

 

 

 

 

 

 

 

 

 

 

 

 

 

 

 

 

 

 

 

 

 

 

 

 

 

 

 

 

 

第三篇  路  线  设  计

 

 

 

 

 

 

 

 

 

 

 

 

一、路线设计说明

线路起于富锦市二龙山镇西侧,终止于建三江至虎林高速公路与方虎公路交叉口。路线基本走向是由北向南。路线所处区域为三江平原腹地,地势低平,具有典型的沼泽化低湿平原的地貌特征,地表坡度较缓。地表植被多为水田和旱地,地势起伏不大。

所经区域地处黑龙江省东部,为三江平原温和、半湿润气候区,属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为建三江2.5℃,虎林3.9℃,极端最高气温为38℃,极端最低气温为-37℃;年平均降雨量为540mm,降雨期集中在6-8月份;无霜期平均144天,全年有5个月地温低于0℃,通常在10月下旬开始封冻,到翌年6月上旬结束,历时7个多月;季冻土层厚1.5~2.0m,最深达2.28m;降雪期始于10月初,终雪期在4月下旬,全年平均积雪122天;地面稳定冻结日期为11月中旬,稳定解冻日期为翌年4月中旬。各季盛行风为西风、西北风,春、夏之季多西南、西风,降水天刮东、东南风,常年风速不大,历年平均风速4.1m/s,最大风速为34m/s。 

建三江至虎林高速公路公路跨越佳木斯、双鸭山、鸡西三市地域,通过正在建设的富锦松花江大桥与鹤岗市相连;通过鹤大公路与七台河、牡丹江两市相接;穿越三江平原腹地。建虎高速主要控制点:二龙山、建三江(七星农场)、大兴农场、红旗岭农场、八五三农场、八五二农场、迎春林业局毗邻的八五四农场最后到达虎林市。

线路起于富锦市二龙山镇西侧,终止于建三江至虎林高速公路与方虎公路交叉口。路线基本走向是由北向南。路线全长205km,全部为新建。路线于起点富锦市二龙山镇西侧,同三公路K39+000处,新开线跨越福前铁路,经连山村、七星农场八队、七星农场十七队、六合村后跨越外七星河,自宏胜砖厂左侧通过,之后经大兴农场三队至大兴农场十六队后跨越挠力河,在红旗岭农场三队、红旗岭农场十四队西侧布线,经八五三农场四分场十二队、六队后在清河水库西侧通过,继续前行经八五三农场、八五二农场一分场六队于虎宝林场前跨越虎八公路,之后在八五四农场六队、七队、九队东侧布线,于西大岗滞洪区东跨越七虎林河,向前经连山村、联义村至方虎公路正义村交叉道口西终点。

 

建虎高速全线设1个路基标段,6个桥梁标段,8个路面标段,6个驻地监理办,2个总监办。

标段编号

起讫桩号

里程

(km)

中标单位

 

A1

K0+000~K204+026.11

204.331

黑龙江农垦建工路桥有限公司

 

B1

K0+000~K27+000

27.000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B2

K27+000~K54+000

27.000

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B3

K54+000~K106+000

52.000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B4

K106+000~K154+000

48.000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B5

K154+000~K180+000

25.994

沈阳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B6

K180+000~K205+283

24.337

中铁十三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C1

K0+000~K27+000

27.000

大庆建筑安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C2

K27+000~K54+000

27.000

温州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C3

K54+000~K80+000

26.000

黑龙江农垦建工路桥有限公司

 

C4

K80+000~K106+000

26.000

黑龙江农垦建工路桥有限公司

 

C5

K106+000~K130+000

24.000

大庆油田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C6

K130+000~K154+000

24.000

大庆建筑安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C7

K154+000~K180+000

25.994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C8

K180+000~K204+026.11

24.337

中铁十三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Z1

K0+000~K106+000

106.000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Z2

K0+000~K205+283

98.331

黑龙江省公路工程监理咨询公司

 

J1

K0+000~K27+000

27.000

黑龙江省远升公路工程

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J2

K27+000~K54+000

27.000

黑龙江省华龙公路工程咨询监理公司

 

J3

K54+000~K106+000

52.000

黑龙江省公路工程监理咨询公司

 

J4

K106+000~K154+000

48.000

东北林业大学工程监理部

 

J5

K154+000~K180+000

25.994

黑龙江省华正交通工程

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J6

K180+000~K204+026.11

24.337

北京正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