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研究——以艺术类高职为例

论文摘要

中国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日趋密切。由个人能力差异、社会分配不均等问题造成了许多学生成为家庭经济困难生,贫困生数的不断增加让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问题日益突出。教育改革,有人说它正在产业化。但是党和政府一直强调它是一项公益事业,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2007年5月,国家出台《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同年6月,财政部联合教育部接连下发5个配套文件,标志着新资助体系(奖、贷、助、补、减、勤、偿、免)的基本建立,履行了“绝不让已经录取的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承诺。但是,众所周知,国家建立健全资助体系,不单希望通过经济援助困难学生帮助其完成学业,更希望充分发挥出资助工作中内蕴的“育人”功能帮助其成才。根据现实情况了解,目前高校资助工作在发挥育人功能上存在不足。为此,加强对新资助体系下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更加完善我们的资助体系,另一方面对促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文章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本文选题立论的背景意义和创新之处。经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我国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日趋健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资助育人功能发挥不足,没有起到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对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补益作用无法完全实现。通过对国内外高校资助工作研究成果的比较分析发现,在如何提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水平以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功能方面的研究还不够,这种缺失不利于完善资助体系、不利于真正实现资助工作目标。在理论层面,本文将人力资本理论、公平理论、成本分担理论、人的需要理论以及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渗透到资助育人功能实现的各个方面。在视角层面,论文立意不再停留在资助工作本身,而是提升到党践行群众路线,实现“中国梦”的高度。在实践层面,本文着力强调如何在艺术类高职中实现资助工作育人功能,并力求立足于此推广到整个高等教育范畴,是一种实践对理论进行检验后的反思,本文中的工学结合勤工助学资助育人模式也有值得推广的价值。第二部分阐述国家调整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政策方针后,新的资助体系构成、建设意义及其内蕴的育人功能。新的资助体系以成本分担理论为基础,对原有的资助工作进行了重构,将资助方式进行了补充扩大,每种方式都可以让政府、学校、社会团体、企业、学生家庭及其个人以不同的比例和方式共同承担。这一体系的建立健全,对于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理论角度讲,它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实践要求,是满足人的需求的直观体现;从现实角度看,它是体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必要途径、是贯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础。党和国家设计这一体系的初衷,不单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更要通过各种方式充分发挥出各种资助内容内蕴的丰富的育人功能来培养一代代自强不息的人才,让他们在完善自我的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资助的育人功能主要可以归纳为引领正确认识、激发美好情感、疏导个人心理、催生积极行为等。一旦这些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就为全面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进而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提供助力。相对而言,目前的高校资助工作,还是存在重经济、轻育人的现状,但不论是从内在逻辑还是从现实基础层面看,都具备了一定的实现育人功能的条件。第三部分主要进行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现状分析。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既有目前在各高校资助工作中普遍存在的“认定机制不健全”、“资助评议方法有争议”和“工作信息化程度低”三大毛病,又有自身局限性所带来的“资助工作者能力不足”、“勤工助学岗位提供不足”、“学生不良思想更多”三个特殊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学校对资助工作投入不足、从业人员责任心不强、教学考核方式不科学和学生本体特殊性。第四部分阐述艺术类高职学生资助工作加强实现育人功能的对策与途径,主要包括一般途径在艺术类高职的强化实施和利用教学改革契机创设符合学校、学生特点的特色途径探究。在一般途径的强化实施方面,主要抓住五点——健全运行机制、提供制度保障;强化工作能力、提供人员保障;构建信息平台、提供技术保障;营造良好氛围、提供环境保障:鼓励学生自信、促进学生自强等。在特色途径创设方面,一是要与目前正在如火如茶进行中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同步推进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改革,加速转变认识,构建与时俱进的组织框架与管理制度;加强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德育理念;加大建设力度,夯实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基础。二是要发挥高职学校与企业联系密切的优势,构建以工学结合为基础的资助工作新模式。通过企业参与资助,在拓宽资助渠道、扩大资助范围的同时,加强社会责任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自立自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