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中国区域经济收敛性问题的实证研究(1978~2004)——基于内生增长理论视角的分析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28年来,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相伴随的是区域经济差距的逐步扩大,区域经济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年来,区域经济收敛性问题成为政策和学术研究的热点。中国是否存在区域经济收敛?收敛受哪些因素的影响?通过那些因素的改进可以提高区域经济的收敛性?这都是本文必须回答的问题。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依靠实体要素投入的增加,目前越来越受到资源瓶颈的限制,变革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主要来源于经济的内生要素,如技术进步、知识积累、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等等,因此,从内生增长理论的视角研究中国区域经济收敛问题,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在中国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中,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获得的自主性权力比原来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时期大了许多,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人文环境、人力资本水平等因素独立地制定区域的发展政策和目标,这会导致区域之间不同的经济增长路径。同时一些地理位置毗邻、资源禀赋相似的地区经济增长路径也十分相似,因此,选择合适的区域划分方式研究中国区域经济问题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其固有的缺陷,笔者摈弃了传统的“三大地带”划分,而选用更为合理的“八大区域”划分方式进行区域经济收敛性研究。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导论,从理论和现实的背景出发指出了我国改革开放28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差距逐步拉大及其严重后果,进而指出从内生增长理论的视角研究中国区域问题的必然性。然后对相关文献作了简要综述。最后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章通过历年数据的梳理,对“八大区域”的基本情况和经济状况作了简单描述。第三章建立了一个内生增长模型,从模型的动态化中得出区域经济收敛的方程。然后用中国各省区的经济数据进行检验,得出我国“八大区域”存在“俱乐部收敛”和“条件收敛”的结论,找出了影响中国区域经济收敛的4个重要因素。第四章则分别从对外开放水平、市场化程度、工业化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四个角度出发,回答了影响我国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力度。第五章为本文的总体研究结论。本文运用我国1978~2004年我国各省区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经济收敛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传统的区域经济收敛研究一般从新古典的索洛模型出发,对我国“三大地带”之间的区域经济收敛现象进行分析,本论文则正视“三大地带”划分的缺陷,首次从“八大区域”角度出发,从内生理论的视角研究我国区域经济收敛性问题。第二,创建了区域经济收敛的内生模型,得出了影响区域经济收敛的主要因素。同时指出了一国(地区)的均衡产出增长率取决于该国(地区)的实物资本储蓄水平、人力资本储蓄水平、区位因素和制度效率以及人口增长率和相应的折旧率的基本结论。第三,运用最新的数据资料,对我国区域经济收敛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外开放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对经济收敛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工业化水平、储蓄率对经济收敛有正向的推动作用。第四,指出人力资本水平与中国区域经济收敛正相关,但结果不显著。这与我国的许多研究结论相悖。这一方面反映了作者选取变量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目前的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增长及其收敛的推动作用不是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