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现代西方产权经济理论研究

论文摘要

二十世纪人类历史中富有戏剧性的同时又值得后人深入地用理性予以解释的一个经济现象莫过于在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所发生的大规模的激进的或渐进的经济制度变革。本论文的一个目的就是力图对分散在不同产权经济学家那里的那些有助于人们理性地解释这一重大的经济制度变革现象的零散思想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研究,将其转化为具有较强解释力的系统性思想,以有助于人们更深入理性地解释这一现象。目前对现代产权经济学理论的研究还不够全面,也不够深入,因此,本论文的又一个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该流派理论的较为系统的研究,能够是人们对现代产权经济学理论获得更加深入完整的认识,同时能够对某些理论的探讨有所推进。本论文认为,蕴涵在现代产权经济学流派的思想中的但未明确加以阐述的关于经济制度与效率之关系的为一般和为重要的理论洞见是,在效用大化和有限理性是关于人的具有普遍现实性的假设的条件下,在一般情况下,对于一般经济活动来说,任何基于个人的自由选择而形成的制度安排都必然普遍地具有的合效率的性质,而任何不是基于或排斥个人的自由选择而形成的制度安排都必然普遍地具有的非效率的性质。本论文把它称之为经济制度选择的“无形之手”原理。这一原理意味着,任何需要重视经济效率的社会在进行关于基本经济法律制度的公共选择时,它们是不自由的。因为,为了实现所重视的目标,它们终必然只能选择那些能够使个人产权的自由得到充分的保障的经济法律制度,或者说,他们所选择的经济制度所引致的人们的经济行为与他们在个人产权的自由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所具有的行为至少不能有太大的偏离。否则,他们必然难以达到目标。该原理所揭示出来的经济效率对经济制度的个人选择的自由与公共选择的不自由的这种悖论的统一的内在要求,反映了人类对经济制度选择的自由与必然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对现代产权经济学家的赖之以传达出经济制度选择的“无形之手”原理的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是本论文的根本目的。无论是经济制度选择的自由与必然的问题,还是上个世纪大规模的经济制度变革现象的解释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都是经济制度与经济效率的关系问题。产权经济学已经为认识这种问题准备了理论逻辑结构。本人以为它的这种结构有四个环节:第一,分析经济制度与经济效率关系的理论起点或逻辑起点;第二,作为从起点到具体之过度的关于抽象经济制度与经济效率关系的理论观点;第三,关于具体经济制度与经济效率关系的理论观点;第四,关于基于以上三个环节的理论所得出的那些为一个有效率的经济制度所必须具备的特征如何现实地得到保障的理论,即关于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关系的观点。这四个环节的内容构成本论文的主体(除导言和结论之外)。经济制度选择的“无形之手”原理的思想就是在现代产权经济学家对这些环节中的问题的思想的阐述中体现出来的。因此,阐述他们的这些思想的过程就是揭示其所蕴涵的经济制度选择的“无形之手”原理的思想的过程。第一环节由第二章构成,论述产权经济学的方法论和关于人的行为的基本假设。第二环节由第三章构成,论述主要论述科斯的相互性思想、科斯第一和第二定理、共有产权的非效率论、私有产权的效率论、关于效率制度的原则性观点、关于效率的思想。第三环节主要是论述产权经济学家关于市场、企业和国家的思想。它由第四到第十章的第一节构成。市场的产权理论构成第四章。本章主要论述产权经济学家关于人类社会为什么普遍需要市场、市场交易的本质和前提、市场价格功能的产权基础和市场失灵现象的思想,第五、六、七、八和九章论述产权经济学家关于企业的思想。第五章论述产权经济学家关于企业的本质和存在的根源的思想。第六章论述产权经济学家关于企业内部的权利及其结构的理论。第七章论述产权经济学家的公司制企业理论。第八章论述产权经济学家关于产权自由企业的效率性的理论。第九章论述产权经济学家关于产权不自由企业的非效率性的理论。经济制度选择的“无形之手”原理在第八章和第九章得到较为集中的体现。第十章第一节论述产权经济学家关于国家的规范理论。本节里的国家被产权经济学家看作是像市场和企业一样的作为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制度形式,我们论述他们对国家在其与经济效率关系中所具有的矛盾的性质所进行的揭示和论证和他们基于此所提出的关于国家行为必须合效率的规范观点。第十章第二节论述产权经济学家的实证国家理论。实证的国家理论是关于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之关系的理论。其目的显然在于探讨有效率的产权制度之保障的理论。故它构成本论文第四环节的内容。导言为第一章,第十一章是结论,概括出蕴涵在现代产权经济学家理论中的关于经济制度选择的“无形之手”原理的思想,证明其普遍的现实性并揭示其对认识和实践所具有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