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英国革命时期贵格会社会和平思想的演变研究

论文摘要

贵格会是十七世纪英国革命时期出现的一个激进的宗教派别。它在漫长的历史中一直以坚持和平传统闻名于世,曾在二十世纪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是学界内对于近代早期贵格会的和平观何时产生与怎样形成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笔者决定对十七世纪英国革命时期的贵格会发展史进行梳理,对这一时期贵格会的社会和平思想的演变进程进行全面的叙述。希望能够勾勒出贵格会从出现之初挑战社会秩序的“异端教派”、到获得社会承认与立法宽容地位的思想与实践的发展路径。贵格会的社会和平思想的发展演变与外部的社会环境的变化有着重要的联系,这种发展演变使得贵格会能够有效地适应外部环境,最终达到被社会主流与秩序接受的目的。本论文使用十七世纪的早期贵格会相关的各种档案材料与其他研究著作,通过这一时期贵格会历史发展中的主要事件入手,展现出其社会和平思想发展演进的面貌。本篇论文包括引言、正文三章与结语五个部分。引言部分对贵格会的基本历史状况进行了简单的叙述,对于国内外对贵格会历史研究的发展与现状进行了梳理。并且对本论文的基本思路与创新点进行了概述。第一章对清教共和国时期的贵格会早期历史进行了叙述。强调了贵格会对于传统社会秩序的挑战和攻击,乃至希望参与改革的种种思想实践。笔者首先对内战与“清教徒革命”背景下出现的各种激进性的宗教派别进行概述介绍,阐明贵格会出现的历史背景与其出现的必然性。然后对福克斯和贵格会的兴起发展进行叙述,重点抓住这一时期贵格会与传统社会秩序爆发冲突的两个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护国主克伦威尔去世到查理二世的复辟,英格兰经历了一段短暂但不可忽视的“过渡时期”。笔者对这一时期贵格会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针对性的叙述。这些行为基本上都是让主导社会的教俗权威们感到威胁的“负面性”行为,表现出了贵格会初创时期带有激进狂热色彩的“革命特征”。第二章通过共和时期的一个具体案例——内勒尔在布里斯托尔的“入城事件”——产生的反响,阐述了作为传统秩序挑战者的贵格会在面对主流社会秩序的强制手段时的反应。这一章全面介绍了围绕内勒尔事件的各方的认识与互动。首先对内勒尔的生平与这次“入城事件”的过程进行详细叙述。第二节关注的是外部社会对于这一事件的各种反应,包括力主强烈的迫害政策、强调维系社会秩序的保守派与主张宽容立场的温和派之间的观点陈述。第三节对于贵格会在这一事件中的认识与反应进行详细论述。笔者选取这一案例重点关注的原因在于,作为共和时期非常著名的一次社会公共事件,不同的意见体现出当时社会思想认识的多元化,这是当时外部社会环境的表现特征。而贵格会在这个公共事件中采取的和平与温和的处理方式,事实上可以被视作贵格会社会和平思想的一个重要的起始点。第三章关注于王政复辟时期贵格会的历史发展状况,这是贵格会社会和平思想的发展成熟期。第一节对1661年的《和平见证》产生的环境、内容的历史性溯源与影响进行了阐述;同时从“起誓问题的争议”入手,强调了复辟时期贵格会信徒面对这一时期系统性迫害的和平应对的思想与实践。第二节以巴克莱和佩恩为例,阐述了复辟时期成为贵格会思想领袖与代表的精英教友在宗教神学问题、宗教宽容乃至国际性和平问题上的看法。这实际上反映了贵格会社会和平思想的成熟和理论化。第三节则对贵格会及其思想的影响、传播与面对的新环境进行了研究,对这一时期贵格会信徒在美洲殖民地的宽容环境和参与政治权力的和平政策进行了论述。他们的社会和平思想在殖民地得到了更显著的展现,这也促进了思想实践方面的宗教宽容与贵格会所处的和平环境的形成。结语对早期贵格会的社会和平思想的发展史进行了总结,并对贵格会与其和平观的未来发展做了简单的预示。贵格会的社会和平思想具有一而贯之的历史连续性;且具有“积极和平”这种主动面对外部环境的特征。至于在“光荣革命”后进入社会秩序之内的贵格会则将会很快面对着18世纪启蒙运动带来的去宗教化风潮。贵格会的社会和平思想需要进入下一阶段,即对于更加广阔的国际和平目标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