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鲬属鱼类(Platycephalus spp.)隶属于鮋形目(Scorpaeniformes)、鲬科(Platycephalidae),广泛地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各海域,为大型底栖经济种类。目前鲬属具有有效学名的种类一共有16种,其中的两种在西北太平洋有分布,他们是印度鲬(Platycephalus indicus)和刀鲬(Platycephalus cultellatus)。除此之外,在东北亚海域还存在两种学名未定的鲬属有效种类:Platycephalus sp.1(日文名ヨシノゴチ)和Platycephalus sp.2(日文名マゴチ)。日本学者已经针对两者开展了生物学、分类学、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长期以来,印度鲬一直被认为是我国沿海存在的唯一鲬属鱼类,但是在大量采样的工作基础之上,笔者发现,Platycephalus sp.1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分布。依据其形态特征,笔者建议用褐斑鲬来作为该种的中文名。本论文中的研究工作均以褐斑鲬为中心展开,以期为我国鲬属分类以及遗传方面的研究、为褐斑鲬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基础资料。1.褐斑鲬新记录种报道以及印度鲬的再描述研究采集了东营、青岛、舟山和北海近海四个地点共174尾褐斑鲬,基于形态特征以及DNA条形码对褐斑鲬进行新记录种报道。研究中,样品的体色、可数性状以及可量性状等均与该种之前的报道相一致。褐斑鲬的体色呈橙褐色,头部以及体背部分布有暗褐色斑点。侧线鳞数目83至99,前端具有一或两个有棘侧线鳞。尾鳍不具有黄色斑纹。基于COI基因片段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褐斑鲬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1%。与其他种的种间净遗传距离为10.8%~19.7%,已经远远高于物种水平的分化界限。该结果也从基因层面上证实了褐斑鲬的物种有效性。同时,研究还采集了北海近海和日本冲绳近海的印度鲬,对其形态进行了再描述,并与褐斑鲬进行了比较。印度鲬的主要鉴别特征为:侧线鳞73~80,鳃耙数6~8(2~3+4~6);尾鳍有2~3条黑色条带,中部具有明显的黄色条带。2.褐斑鲬耳石多样性研究研究对采自青岛近海的褐斑鲬耳石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褐斑鲬耳石形态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它们在主间沟、辐射状条纹、腹侧后部突起等位置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基于椭圆傅里叶分析的耳石类型两两之间差异性检验表明,在每种耳石类型的77个傅里叶特征系数中差异呈现显著(P<0.05)的个数比例最高为13%,表明了类型之间较大的分化。傅里叶分析重构的各类型耳石外轮廓也较为明显地表达出了各类型的特点,显示了鲬鱼耳石类型的多样化。此外,五种耳石类型所占比例不仅随着耳石长和鱼体长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其比例在左右耳石和雌雄个体间均有差别,进一步说明了鲬鱼耳石形态的多样性。鉴于此,在进行鲬鱼耳石的相关研究时,综合考虑五种耳石类型的存在并兼顾左右耳石以及各类型比例在性别上的差异是十分必要的。3.褐斑鲬群体的形态学比较研究采集了东营、青岛、舟山、长乐以及北海近海五个地点共166尾褐斑鲬样品进行群体形态学比较分析。一共选取了21个标准化后的形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中提取贡献率最大的两个主成分绘制散点图。散点图将五个群体划分为两组,舟山、长乐、北海群体为一组,东营和青岛群体为一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两两群体间形态指标差异呈现显著的个数为7~15个。判别分析中基于步进式方法构建了Fisher线性判别函数,得到了较好的判别效果,判别准确率为87.5%~100.0%。笔者推测群体所处环境的饵料和水质条件等可能通过影响褐斑鲬的生长快慢来导致形态学差异的出现。此外,样品采样时间的差别也可能是带来显著形态差异的原因。4.褐斑鲬的群体遗传学研究研究采集了中国沿海9个褐斑鲬群体共168尾个体。采集时间为2010年7月至2013年1月。基于mtDNA控制区中长约510bp的片段对褐斑鲬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以及遗传历史动态进行分析。共检测到单倍型43个,其中主体单倍型占总样本数量的55%。9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为0.53~0.95,核苷酸多样度为0.002~0.007。两两群体间φst值处于较低水平(-0.031~0.051)。AMOVA分析显示遗传分化主要来自于群体内部,中国沿海褐斑鲬种群不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MST呈现星状结构,提示褐斑鲬种群发生过近期的群体扩张事件。Mismatch分析以及BSP分析结果显示种群的扩张时间为距今一万多年前。相较于其他的同样发生过群体扩张的西北太平洋海洋鱼类而言,褐斑鲬的扩张事件发生较晚,笔者推测冰期过后海洋底栖生态系统的再生过程可能延后了褐斑鲬这一底栖种类群体扩张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