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东、黄海鲐鱼贝叶斯生物经济模型及管理策略评价

论文摘要

鲐鱼(Scomber japonicus)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温带及亚热带大陆架及其邻近海域。其中,分布在我国近海的鲐鱼,是目前中国(包括台湾省)、日本和韩国等重点捕捞对象,也是东、黄海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种类。近年来,东黄海鲐鱼资源出现波动,捕捞产量变化较大,可能正在遭受过度捕捞或处在过度捕捞状态。为可持续开发和有效管理近海鲐鱼资源,需要综合考虑生物、经济和社会效益,来优化配置鲐鱼资源开发策略,科学制定近海鲐鱼的管理目标。为此,本文根据1999~2011年日本、韩国以及中国等3国的鲐鱼大型灯光围网生产统计数据以及相关经济数据,使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和广义加性模型(GAM)对大型灯光围网渔业CPUE进行标准化,以使其能够正确反映鲐鱼的资源变化状况。以Gordon-Schaefer生物经济模型为依据,建立基于最大可持续产量(MSY)、最大经济产量(MEY)和生物经济平衡点(BE)的生物经济社会综合优化配置模型,并对短期(1~5年)、中期(10年)、长期(20年)的经济、社会和渔业资源状况进行分析。运用贝叶斯方法对东、黄鲐鱼资源进行评估,模拟不同的管理策略下,鲐鱼资源量及渔业短期、长期利润变动规律,对其中的不确定性及其风险进行量化。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鲐鱼资源的CPUE标准化。GLM模型结果显示解释变量ln(CPUE+1)服从正态分布(μ=2.71,σ=0.99),同时III型离均差平方和的检验的结果表明所有解释变量均为显著变量,除SST外(P<0.05),其它解释变量对CPUE的影响极显著(P<0.01)。随着解释变量的逐渐增加,模型AIC值在逐步下降,即包含年、月、经度、纬度、船、海表温、海表面高度和海表面叶绿素浓度等所有8个解释变量的GAM模型为最佳模型。GAM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月、经度、纬度、船、海表温、海表面高度和海表面叶绿素浓度等8个变量均为显著性变量(P<0.01)。最佳GAM模型对CPUE偏差的总解释率为11.69%,其中变量年的解释率最高,为4.52%,其次是变量月,解释率为1.99%。变量船对CPUE的影响在所有变量中排第三位,解释率为1.56%,以下依次为纬度(1.24%)、SSC(1.11%)、SST(1.02%)、经度(0.93%)和SSH(0.33%,表2-2)。在所有变量中,变量年对CPUE的影响最大,其对CPUE偏差解释率的贡献占38.67%。这说明,CPUE的年间变化很大。研究表明,近年来,东黄海鲐鱼资源丰度指数(年效应)总体上呈波动下降趋势,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和捕捞强度。(2)基于生物经济社会综合因子的鲐鱼资源优化配置及管理策略。经估算,鲐鱼最大可持续产量(MSY)、最大经济产量(MEY)和生物经济平衡点BE所对应的产量分别为38.08万吨、28.87万吨和32.62万吨,其对应的捕捞努力量分别为18606网次、13396网次和26792网次。通过比较不同捕捞方案下的短期(5年)和长期(20年)的累计利润和累计产量,发现累计利润的大小关系为:方案2>方案4>方案9>方案6>方案7>方案8>方案1>方案10>方案5>方案3,而累计产量的大小关系却与之相反。从中期利润(累计前10年的利润)来看,以方案2(即以MEY为管理目标)的累计利润最大,约为62.72亿元;位于第二阶梯的是方案4、9、6,三者的利润分别约为58.91亿元、55.95亿元、52.20亿元;位于第三阶梯的是方案7、8、1(即以MSY为管理目标)、10,其利润分别约为49.72亿元、48.39亿元、44.02亿元、43.20亿元;位于第四阶梯的是方案5、3(即以BE为管理目标),其利润分别约为31.65亿元、16.47亿元,即以BE点为管理目标的累计利润最小。但其累计产量的结果却与之相反,以方案3的产量最大,约为356.22万吨;以方案2的产量最小,约为277.18万吨。研究表明,捕捞方案4(以MSY、MEY各占50%权重为管理目标)、方案9(MSY、MEY、BE各占权重分别为25%、50%、25%)的综合效益为最好,且差异不大,既可以使长期经济效益保持较好,也可以充分考虑到生物、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其捕捞努力量介于1.6~1.8万网次)。(3)基于贝叶斯模型的鲐鱼资源优化配置及管理策略评价。根据中国、日本及韩国的灯光围网船捕捞的鲐鱼产量统计数据以及作业成本、渔获价格等经济数据,构建基于贝叶斯方法的生物经济模型,并以Shaefer剩余产量模型参数的先验概率分布为依据设定3种分布方案:均匀分布、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模拟在不同管理策略下东、黄海鲐鱼资源状况及管理策略。模拟结果显示,对于均匀分布方案,估算的MSY为40.52万吨,其对应的资源量BMSY为81.90万吨;估算的MEY和YBE分别为23.54万吨和35.97万吨,其对应的资源量BMEY、BBE分别为132.36万吨和100.92万吨。对于正态分布方案,估算的MSY为35.47万吨,其对应的资源量BMSY为82.64万吨;估算的MEY和YBE分别为22.11万吨和32.90万吨,其对应的资源量BMEY、BBE分别为131.54万吨和97.81万吨。对于对数正态分布方案,估算的MSY为33.69万吨,其对应的资源量BMSY为80.52万吨;估算的MEY和YBE分别为21.60万吨和31.59万吨,其对应的资源量BMEY、BBE分别为126.67万吨和92.30万吨。在基准方案下,当收获率为0.5时,其累计产量和累计利润达到最大,其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累计产量及累计利润分别为201.97万吨和111.07亿元、436.04万吨和239.80亿元、762.86万吨和419.52亿元;而对于正态方案和对数正态方案,其累计产量和累计利润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当收获率为0.4时,其中正态方案下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累计产量及累计利润分别为177.96万吨和97.87亿元、391.17万吨和215.12亿元、680.19万吨和374.06亿元,对数正态方案下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累计产量及累计利润分别为168.07万吨和92.43亿元、371.14万吨和204.10亿元、638.59万吨和351.19亿元。研究表明,在3种分布方案中,通过模拟不同管理策略下的多项观测指标,并对其进行管理效果评价及其风险分析可知,当收获率为0.3时,P(B2031>BMSY)都大于0.85,所以,如果单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将鲐鱼渔业的收获率控制在0.3左右时,能够实现最大可持续产量的资源量,持续渔获量在35万吨左右。同样地,如果从经济学角度考虑,将收获率控制在0.1时,三种方案下P(B2031>BMEY)都为1,且P(B2031<BBE)都是0,即此管理措施实施后,能够实现渔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且其经济无效益的概率为0。所以,如果单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应将鲐鱼渔业的收获率控制在0.1左右以作为其最适的渔业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