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已录入:620篇 农学

甘蓝型油菜三隐性核不育突变材料的三系选育方法及其遗传研究

论文摘要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不育性彻底稳定不受环境影响且恢复源广,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陈凤祥等(1993)发现了新型隐性细胞核材料9012AB,并提出了隐形上位互作模型,即育性受两对重叠隐性不育基因(ms3和ms4)和一对隐性上位抑制基因(rfrf)互作...

白菜型油菜雄性不育材料的细胞学观察及遗传研究

论文摘要白菜型油菜起源于我国,是我国油菜生产上的一个重要栽培种。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白菜型油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细胞质雄性不育是其重要授粉控制系统之一。新型不育源的发现及研究是白菜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基础工作。0A193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油菜...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575A的4个恢复系的分子标记研究

论文摘要Ogu CMS具有不育彻底、易于保持的明显优势,但Ogu CMS的恢复系筛选十分困难,最初的恢复材料农艺性状差,不能直接用于商业生产,这主要是由于恢复基因紧密连锁着萝卜染色体片段与高硫苷基因。2005年先正达(又称辛根塔)参与股份公司发现,Ogura萝卜的核酸片段在育...

油菜温敏核不育SP2S的细胞学及育性相关基因的研究

论文摘要油菜光、温敏细胞核雄性不育是选育两系杂交油菜的一种重要途径,选育出临界温度较高的不育系,对一系两用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而光温敏雄性不育受基因和光温因子共同作用,其育性特征与遗传机制相对单一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更为复杂。本文以甘蓝型油菜新型细...

白菜型冬油菜的抗寒性分析及抗寒性相关的分子标记

论文摘要我国北方旱寒区地域辽阔,冬季有大量农田闲置,在我国北方发展旱寒区冬油菜具有巨大潜力,但是北方旱寒区冬油菜品种的越冬问题是关键的限制因子。白菜型油菜具有较好的抗寒性,在北方旱寒区种植白菜型冬油菜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试验选取两个强抗...

密度对油菜角果抗裂角指数及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

论文摘要为了探究种植密度对甘蓝型油菜抗裂角指数以及农艺性状的影响,本实验选择了三个油菜品种:杂油158、秦优7号、予10,并且在三个密度梯度下(45万株/hm2、60万株/hm2和75万株/hm2)对植株的农艺性状、光合作用、倒伏性等进行了考察,利用M6粗纤维测定仪测定了茎秆...

“陕油803”油菜种子纯度鉴定及一个芥菜型油菜黄化基因的分子标记

论文摘要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油菜产量、品质的有效手段之一。黄淮流域是我国油菜重要产区之一,选育适合黄淮流域地区以及相似生态地区种植的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是当前油菜育种的重要课题之一。油菜杂交种纯度的快速、准确鉴定是良种繁育、安全推...

油菜温敏核不育Huiyou50S的温敏特征及育性基因分子标记筛选

论文摘要利用雄性不育杂交制种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光温敏雄性不育作为细胞质雄性不育和细胞核雄性不育之后又一个重要的杂种优势利用途径,不仅可以通过广泛的恢复系来筛选强优势组合,而且可以通过异地穿梭育种实现“一系两用”,简化育种程序、降低生产成...

草甘膦对晋大73和RR1代谢的影响及抗草甘膦大豆新品系的选育

论文摘要本研究以母本晋大73和父本RR1及其杂交后代34个品系为实验材料,首先在苗期时对母本—晋大73与父本--抗草甘膦大豆RR1喷施草甘膦溶液(浓度为1%),之后通过每天采集叶片测定晋大73和抗草甘膦大豆RR1两者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之后检测了亲本及34个后代对草甘...

“晋旱125×昔野501”杂交后代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论文摘要本文以晋旱125×昔野501杂交后代群体85个材料为研究对象,以其亲本及其他有亲缘关系或有野生种质的材料22份为对比,对它们的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通过研究它们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与各种性状变异的关系,来指导后代群体中优良株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