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孙奇逢理学视域下的易学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孙奇逢是生活于明清之际的儒学大家,全祖望把他与浙东黄宗羲、关中李二曲合称“海内三大儒”。明清之际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天崩地解”的时期,当时的思想家把亡国原因归之于王学的“空谈心性”,而倡导实用的经世之学。孙奇逢之学虽出于陆王心学,但他并不是一个只谈心性的腐儒,而专注于躬行实践的学问,并且以程朱理学思想来解释陆王心学,意欲会通程朱与陆王思想,调和朱陆。孙奇逢于六十七岁高龄始研易学,师从三无道人李葑,其研易著作《读易大旨》也是自此开始,四订其稿而成。孙奇逢的易学思想承自其对朱陆之学的调和折中,不可避免地既带有程朱理学特色又兼有陆王心学之征。本论文以其易学著作《读易大旨》为基础,并结合《理学宗传》《夏峰先生集》《日谱》等其他著作对孙奇逢的易学进行深入分析,以呈现出孙氏易学的主要脉络和创见之处。论文由绪论,正文与结语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孙奇逢的生平著述,学术背景及学界关于孙氏易学的研究现状,以期对孙氏易学思想源渊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第一章阐明了孙奇逢之易学观。孙奇逢解《易》承自程朱解《易》思想,首先他认为易道准天地之道,《易》之道即是天地之道,《易》书是圣人摹天地而作,《易》对天地的摹始于乾坤。其次,孙奇逢解《易》明于义理,《读易大旨》多处援引前人易说来阐明《易》旨,这些学说偏重于义理,但孙奇逢并不反对象数。认为《易》之理须通过象数来显发,象数须放在义理中探讨才有意义。比如,他认为卜筮之结果必须结合人事,不仅是用来预测未来,更重要的是使人对于天道有所敬畏。在义理与象数的关系上,孙奇逢认为理数相即,但理为主,表现了以义理统摄象数的理路。后,孙奇逢以卦爻辞和卦象为基础去阐发《《易》》所蕴含的种种人事之理。这是因为他提倡躬行实践的实学思想,认为《《易》》道只有在人事中发用流行,才能使生命主体之人体悟天道。第二章论述孙奇逢《易》学之本体论,他以“太极”为其《易》学高范畴,“太极”不仅是天地万物化生、存在的终极根据,而且也是宇宙大化流行的法则,是对天地万物的总括,未有天地之前已然存在。同时,孙奇逢认为“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是指的“无极”为天地万物的根基,是无而未尝无,是对“太极”的本体规定,故“太极本无极”。八卦本于阴阳,阴阳本于太极,万物统体于一太极,太极本无极。所以圣人仰观俯察,见于此理,画奇偶之象而成八卦,刚柔八卦相为摩荡,天地万物于是乎生。八卦有健顺等性情的不同,所以万物的情状也相异。第三章叙述了孙奇逢《易》学之心性论,其心性论思想是建立在其本体论基础之上的。孙奇逢以“太极”为宇宙间高的理,《易》道本之于太极,而实具于圣人之一心,理总是吾心之理。又说,心之所在即性之所成,性心不二,理主性命,性即理也,由此心、理、性为一。无声无臭之中有“无极而太极”之至理,人禀受此理的天地之性因其不杂而是纯粹的善。但“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阴阳二气接于外物,而有昏暗强弱之分,表现为气质之性。孙奇逢确认性是至善的,虽然至善之性被外物蔽固则表现为恶,但恶也不能不称之为性。要保存这至善之性,回复本心即可,故尽性立命尽其心而已。第四章则阐述孙奇逢《易》学之工夫论。性为至善,但接于外物,为外物蔽固则表现为恶,那么如何保存善的本性?孙奇逢主张“诚敬”的工夫,“诚”即是真实无妄,天地之道因为至诚才能得以化用流行,人之本心禀于天地之道也是真诚而不伪的,所以要立诚、存诚来保存人之本心的善。“圣学主静”,孙奇逢认为“敬”包含“静”,“静”是“敬”的一方面,通过静心屏除一切心念,从而复现纯善的本心。同时,孙奇逢认为“敬”是一种危惧意识,人要始终保持危惧意识,对于天道有敬畏之心,惟其如此,才能修身治国平天下。无论“诚”或“敬”,都是要人挺立起人之为人的生命主体性,使天道在自身生命中得到圆融的显现,从而达到人与宇宙一体无隔,天人合一的圣人境界。后本文对于孙奇逢《易》学作出了评价,认为其《易》学吸纳前人研《易》成果而成一家之言,以义理解《易》而不离象数,调和程朱、陆王学说,其易学终落实到现实世界中,切于人事而主实用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