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冯友兰冯契理想人格学说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人格问题根本上说是人类的生命本质与生命状态的实现与发展问题。人格是自我的呈现样态。自我作为主体之我,是人的思想、情感、意志、行动等活动的主宰者。自我与人性是体用关系,人性是自我的基质与本体,自我是人性的能动发用,即体即用,体用不二。自我就是人性精神结构的理性、情感、意志的发用所形成的意识自我、精神自我。自我一经形成,反过来主导人性的显现与发展。自我作为人格的核心规定,呈现在人的言行表现中构成人格样态。人格以自我意识的获得为形成标志,以自我的绵延统一性为基本特征,以自我的样态呈现为外在表现与存在方式,以人性特质与潜能的实现为存在基础,以理想人格的实现为终极追求。人格是一个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人格的发展指向理想人格:内在讲是人性的成熟与完满实现;外在讲是自我呈现的样式和状态达到理想的状态。理想人格追求与具体的社会文化和时代要求相结合,表现为理想人格学说。不同的理想人格学说反映出不同的人性论思想与人生哲学主张,并具有时代性特征。与西方人格理论注重个性独立、人性潜能实现与本能需求满足相比,中国的理想人格以德性追求为主,力求达到高明的精神境界、实现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中国传统哲学中,儒道两家都以“圣人”为高的理想人格。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追求遭遇到了挑战,被迫进入以西方文化的现代性为参照的“时代性”审视与发展中。冯友兰先生是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冯契先生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冯友兰提出时代化的圣贤人格理论,冯契讲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学说,两者分别建立在新理学与“智慧说”哲学体系之上,有着共同的“转识成智、化智成人”的期许,是对中国哲学中关于智慧与理想人格追求的一脉传承与开继创新。冯友兰接续中国传统儒家哲学讲圣贤人格,以高明的精神境界为主要特征,注重道德品格;冯契接续近代“新人”理想讲自由人格,以真善美统一的自由德性为主要特征,注重人的实践性、主体性与个体性。冯友兰注重理性自觉原则;冯契注重意志自愿原则,主张自觉与自愿的结合。相比之下,两人的哲学立场、方法与进路都不同,但在理想人格学说上都内在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主题,冯友兰力求圣贤人格具有现代化品格,冯契则彰显自由人格的平民化主张;都主张理想人格的现世超越的终极关怀;都在理想人格中肯定人性的完满发展,都充分注意到人的社会性,并持人性善的观点。在理想人格实现方法上,冯友兰主张哲学的活动与道德的行为相结合;冯契主张化理论为德性,坚持在实践中发展人的德性,在自由劳动中获得自由意识成就自由人格,注重实践与教育的结合,个人努力与集体帮助的结合。通过本文的比较研究,我们认为在当代理想人格的追求中,要保持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结合。在当代理想人格理论的构建中,有以下方面具有可资借鉴的意义:在注重个体性与主体性的同时,要强调社会性与道德品格的追求;注重德性自觉与意志自愿的结合;注重人性潜能的发展,人性需求合理满足的同时,追求人格境界的高明与超越;注重理想人格的终极关怀并保持现世超越的民族特色;注重实践精神与道德践履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