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身份认同的瓦解与重建

论文摘要

本文首先论证了身份认同是道德伦理的前提,是伦理学建构的支撑点,解决道德问题,必须首先解决身份认同的问题。本文指出身份本身具有双重判断形式,即事实判断形式和价值判断形式,身份是“自我”具象化彰显的表达方式。同时通过对拉康镜像理论的重新诠释,将身份认同从主体性的探讨拓展至主体间性的探讨,从而指出身份是协调道德行为与博弈生存行为的中介,同时也是协调自我与他者的中介。身份认同的内在矛盾在于:身份内涵的确定性与现实的变动性的矛盾;自我与他人行为评价标准的矛盾。身份认同的内在矛盾和外部社会经济结构变迁等诸多因素共同造成了身份认同的瓦解,本文从事实变迁引发道德行为的博弈劣势,个人对行为选择的合理化解释与认同,以及错误身份名称的滥用等角度分析了身份认同的瓦解过程和原因。本文借鉴了孔子的“正名”思想,提出了重建身份认同的两条路径:“正名”与“正实”,在正名过程中,本文确立了新的身份价值判断标准,即价值利益与对“对应身份”的付出相一致。在确立这一标准后,本文着重探讨了国家政治层面的社会主义公民的身份认同的建构。而在建构的过程之中,本文比较了儒家伦理与西方自由主义伦理之间的差异,确立了公共理性标准,并在价值利益与对“对应身份”的付出相一致的身份道德标准上重新诠释了社会主义公民的身份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