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视觉的双通道理论与感觉运动理论之争——以“经验盲”研究为例

论文摘要

知觉经验是如何产生的?这是知觉哲学的重要问题。传统的知觉观认为知觉是发生在头脑内对外部世界进行表征的过程,知觉经验产生于对表征的加工。知觉的生成观则认为知觉是对环境动态的探索活动,知觉经验的产生离不开行动。传统观点与生成观点之间的争论涉及行动与知觉的关系。关于知觉与行动的关系,视觉的双通道理论认为行动与知觉相互独立,并揭示了视觉中行动与知觉的分离。但双通道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存在于脑皮层特定区域与视网膜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究竟如何产生出关于三维的外部世界的丰富视觉经验,对于知觉与行动互动方式的解释也并不充分;并且,手术后的先天白内障病人所表现出的“经验盲”与双通道模型的预设相矛盾。感觉运动理论认为知觉与行动相互依赖,离开了行动,就无法产生正常的知觉经验。这样的观点可以避免传统观点在解释知觉经验时遇到的难题,由于知觉不再被看作信息加工的过程,因而也就无需解释信息加工与知觉经验之间的空白,并且可以比较合理的解释“经验盲”。然而感觉运动理论对“经验盲”的解释存在问题。通过重新审视“经验盲”以及双通道理论与感觉运动理论对“经验盲”的不同解释方案,本文认为“经验盲”对感觉运动理论并不能起到足够的证据支持作用。“经验盲”完全可以从感觉损伤的角度解释,这种可能性并未完全排除。并且诺伊对“经验盲”的构成性假设解释(COH)并没有优越于双通道理论所给出的因果性假设(CAH)。“经验盲”并不能支持感觉运动理论。本文认为应该从行动的概念出发重新看待感觉运动理论与双通道理论的争论。感觉运动理论与双通道理论对知觉的不同理解,事实上是基于对行动的不同界定。诺伊所理解的行动、以及行动对知觉的贡献在双通道理论和正统的表征观点看来,只是行动的计划、预估阶段,并不能算作完整的行动。在计划阶段存在的信息交流与合作是行动与知觉以间接形式互动的方式,但这并不能表明行动的贡献对于知觉内容具有直接、构成性的作用。诺伊的观点没有对双通道理论造成威胁,在次个体层面还为双通道理论提供了细节完善。将感觉运动知识作为一种内隐的实时反馈信息纳入到双通道的框架中,可以使双通道模型对于视觉经验的产生,“经验盲”现象的成因,以及知觉与行动的互动方式做出更完善的解释。知觉与行动是相互独立的系统,但知觉经验的产生不仅需要外显的视觉刺激信息,也需要内隐的关于感觉运动可能性的反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