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我国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及其哲学思考

论文摘要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使人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并越来越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何摆脱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生长与发展起来的现代文明,是人们对当代环境危机进行理性反思后所选择的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然而,文明的进化与发展,离不开教育。生态文明观念的兴起,蕴含着对教育变革的深切需求。本文以生态文明为视野,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我国高校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在此理论基础上,对山西省某高校的近三百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在生态文明素养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环境意识薄弱、生态责任意识淡薄、生态保护行动滞后等。经过对调查结果的深入分析探讨,本文指出功利主义教育观盛行、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是造成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并针对以上现状,提出了加强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有效性原则和路径选择:首先,生态文明时期的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超越工业文明时期“工具人”“理性人”的教育目标,从生存的角度,以培育“生态人”为教育目的;高校要加快生态文明观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从创新自主教育、创新师资结构、创新教育模式等方面创造性地健全生态文明教育机制;认真组织大学生学习我国的生态法律和法规,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关键在于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道德观和责任观,责任意识是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精神依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大学生们在实践中接受生态文明教育,提高生态保护意识,才能更好的发挥实效。后,本文以哲学的角度为切入点,提出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必须超越主客二分哲学的束缚,消除传统哲学对主体性的片面强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生态文明观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求有开放的教育理念与之相适应,在开放的境域中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离不开实践,只有在实践基础上所构建起来的生态文明观,才能更好内化为个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