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市场的自组织功能初探——从亚当·斯密、马克思到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研究

论文摘要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加快其发展进程?这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问题。本文从历史与逻辑的结合上探讨了市场经济作为一个社会自组织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性功能,推动这一自组织系统发展的动力与机制,并从这一新角度对亚当·斯密和马克思两人的市场观作了深刻剖析,为认识和解决我们当前的紧迫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为什么会在资本主义社会出现超常规发展?这一问题的提出及其寻找答案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认识并论证这一点,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类文明史和现代系统科学的特殊贡献。这些贡献既有利于我们理解现代系统科学取得的成就和所具有的实践意义,也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更自觉地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斯密早揭示了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及运动机制,并主张利用这种机制实现国家的富裕。他指出,个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时能够同时促进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放弃自身利益来想促进社会利益时为大,即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借助于市场实现了对立统一。这样,他发现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的秘诀,即通过市场将人类不同的资质和才能结成共同的资源,从而形成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巨大的社会自组织系统。这对我国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颇有启发。在斯密的基础上,马克思通过揭示商品二因素、劳动两重性和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系统地分析、论述了市场内在的矛盾运动过程和机理。他既看到了市场内在矛盾运动在将人的个体性转化为社会性方面的作用,又看到了由这一内在矛盾运动推动的人类经济的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及促进生产关系的进步方面的作用;通过分析市场内在矛盾运动发展带来的市场本身无力解决的新矛盾,马克思明确肯定了国家在解决这些矛盾中的作用,并且认识到国家的作用通过两种方法来体现:第一,国家通过将市场的矛盾冲突维持在“秩序”范围内的方法来保证经济的正常发展(相当于今天说的宏观调控方法);第二,当矛盾发展到冲突不可调和时,便通过消灭矛盾的对立面的方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过去,在进行社会革命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我们比较重视后者而对前者有所忽视。今天,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则应该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利用市场的内在矛盾运动<WP=4>来推动和保证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在上述历史考察的基础上,作者对如何利用市场自组织机制推动和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结合实际作了进一步探讨。市场内在矛盾运动的力量不是万能的而是存在缺陷的。为了消除这种缺陷,就需要借助于政府外在力量的干预。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稳定局面便是得益于国家对市场内在矛盾运动的干预和宏观调控。加上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在市场经济秩序建设中取得的经验,为政府推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信息。此外,个体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细胞,个体力量的发挥是推动各种市场边界向外扩张的基本力量;通过市场维系个体形成生产力系统,有利于激发个体的潜能并减少其机会主义倾向,唤起人们之间的自觉合作意识。所以,依靠市场开发个体,充分释放个体能量是生产力能够超常发展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