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科学哲学视域中的“机器”本质探究

论文摘要

人类自诞生起就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从原始的石器、陶器到近代的蒸汽机、发电机,再到如今广泛使用的手机、计算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已经发明和制作了无数的机器。这些机器不仅延伸了人的四肢,而且扩展了人的感觉器官和大脑,从而放大了人的体力和智力。历史上,有不少哲学家试图把机器和人结合起来,来达到对生命和自然的理解,如哲学家笛卡尔提出动物是机器的思想,而拉·美特里更进一步主张“人是机器”。如今,也有一些学者重新审视人与机器的关系,如计算机科学家、哲学家勃克斯基于逻辑机械主义,提出“人=机器人”的论题。可以看出,从“动物是机器”到“人=机器”再到“人=机器人”,机器的形式和内涵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往对机器的理解主要集中于从科技史、经济学或哲学的角度对机器本身的考察。而机器是人的创造,因此对机器本质的认识应当从探究人与机器之问的关系着手。本文就是试图在科学哲学的视域中,沿着这条进路来认识机器的内涵和实质,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1)对“机器”概念进行词源学分析,把握机器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论述在不同文明体系和不同时期中,人们对机器理解的共性和个性(2)闸述以往对机器的分类,刻画机器的人工性内涵,指出仅从机器的类型和功能并不能把握机器的本质,需要进一步从人与机器的关系加以探究。(3)以“技术人工物的两重性”为理论基础,考察与机器有关的两种人(使用者和制造者)对机器的认知和控制过程,提出信息或符号的实现和操作是这一过程的实质(4)从认知的角度揭示机器/技术的本质,论证并认定机器/技术是人的本质的展现,而人的本质就是心智创造和运用符号并加以实现。这样,机器/技术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外化心智运作所生成的知识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