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机器人”观念的形成及其影响的哲学考察——以分析技术的本质和人与机器(人)关系为视角

论文摘要

本文要解决两个问题:“‘机器人’观念是如形成的”和“该观念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对前一个问题,笔者是通过分析技术的本质来解答的;对后一个问题,是通过考察人和机器(人)的关系来完成的。 技术本质上是人类的制作活动,它和劳动、交往并列为在人的存在过程中必然要从事的三种活动。本文在亚里士多德的“技术作为制作活动”定义基础上,提出:技术是一个有着明确起点和终点的过程,起点是制作者思想中制品的理念,终点是后生成的制品,当中是运用工具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的工艺流程。技术的本质属于一个从人到物的关系结构,即“人→物”。制作者在制作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定式:工具论的和理念论的,并不随着制作过程的结束而终止,当这两种思维模式作用到人身上时,也就是说二者越出了“人→物”的关系结构,作用到“人→人”的关系结构中后,“机器人”的观念产生了。工具论的思维把人当成了工具,把人的存在设定成了一种功能性的存在:而理念论的思维把人的身体和心灵所能实现的功能,进行了数学化和机械化的理解;二者共同作用下,人的存在被还原为一个理念,一个思想中的模型,类似于制作活动中制品存在于思想中的理念。这个理念就是“人是机器”的机械论的人类自我认识,“人是机器”提出,实质上就是“机器人”的观念的形成。 “机器人”观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和机器(人)的关系上。在“功能等价”思维的作用下,如果把机器的动作和人的(身体)劳动等价,那么机器(人)可以“替代”人的劳动。产生的后果便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描述的:大量工人由于机器的应用而丧失了生活资料。在理念论思维的越界作用下,如果把心灵的能力归结为仅仅是数学计算,那么计算机便可以通过功能等价的方式“替代”人的心灵活动,进而在“深蓝事件”的讨论中,转变为关于“计算机是否已经超越了人”的争论。后,如果在“功能等价”思维的作用下,真的制作出了一个真正的机器人(科幻小说中的机器人),那么科幻小说中人和机器人的关系又将是怎样。通过考察人和机器的关系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功能等价”的思维不能越界作用到人身上,否则只会产生扭曲的人和机器(人)关系。这也证明了“机器人”观念本身是不应该产生的,是一种越界的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