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理论研究

论文摘要

1929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经济危机引发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消费时代,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刚刚兴起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关注。三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的著作中隐约可见相关论述,而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理论的真正形成在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有突出贡献的理论家为法国“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巨擘”列斐伏尔;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相结合的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马尔库塞和弗洛姆。他们认为“消费不再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基本生存需要,而是人们为补偿自己异化的劳动而致力获得商品的一种欲望满足,并且为统治者所操纵、控制。”他们无疑在资本主义变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克服异化消费的基本路径上全然不同,也不无遗憾地体现出了乌托邦的幻想和理论的悲观主义、主观主义倾向。他们预言:社会主义并非是异化现象的终结。这为迅速发展中的中国敲响了警钟。我们是否要重蹈覆辙,走资本主义发展的老路,陷入异化消费的陷阱?本文予以了否定回答。全文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从词源学角度探源“异化”概念的发展演变过程:从社会契约论中“转让、让渡”之意到黑格尔的精神异化,直至马克思“生产异化”的诞生。第二部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传统,探究列斐伏尔、马尔库塞及弗洛姆这三位理论家在同一时代背景下,对异化消费理论基本内容的阐述和对当代发展、影响的异同。在第三部分中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的批判传统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评析,分析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消费现状,探索构建健康、文明、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