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公平与效率关系变迁视角下的农民工权益研究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个规模庞大的新型的劳动力群体——农民工群体,在城市逐渐形成,到目前为止已达2亿余人,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民工问题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吸引着学者们的注意力。人们已经意识到,解决好农民工问题,能够为改善“三农”问题提供一个新契机、能够极大地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而农民工权益问题是农民工问题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随着农民工迁移的逐渐自由化,农民工在成为城市经济建设发展重要力量的同时也成为权益难以实现的弱势群体。经济上的平等就业、公平报酬等权益,政治上的民主政治权利、参与工会权益,精神文化上的平等人格权益等等都因种种原因难以实现。党和国家已出台相关文件和政策措施旨在完善农民工的权益实现情况,但实际效果却并不乐观。基于以上情况,本文试图以公平与效率关系变迁为视角,以建国后我国经济发展轨迹为线索,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状况进行阶段性的研究。探索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变化与农民工权益实现的关系。分析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主要制度、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对农民工权益实现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农民工权益的思路及对策建议。本文认为,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变化发展贯穿于我国建国后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并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影响了农民工权益的实现。直接的方式主要指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公平与效率这一原则直接影响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和资源配置原则,发展战略和资源配置原则的变化就直接波及到农民工这一群体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的实现;较为间接的方式则是指从中观的角度来看,公平与效率原则渗透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中的各项制度、政策和法律法规中,农民工的权益实现则直接受制于这些制度、政策和法律法规中所隐含的公平与效率关系。另外,本文探讨的农民工权益主要体现在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方面。首先,经济公平主要指农民工具有自由流动以寻求生存发展机会的权利。我国的农民工群体的形成,是以计划经济时期农村隐形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为前提,并经历了改革开放后对显性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行从限制流动到允许流动、再到自由流动这样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也是我国农民工群体的经济公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不断实现的过程。其次,社会公平则主要指农民工在城市的公平发展权利,体现为分配公正、就业平等等不被现有城市制度所排斥,与城市居民平等发展的权利。经济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社会公平是经济公平的目标和保障。基于以上的认识,本论文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分析: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缘由、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以及可能的创新和不足。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基础,主要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国外的发展经济学的劳动力流动模型和理论是本文农民工权益研究的重要理论前提,边缘化理论和排斥理论则为农民工权益的具体分析提供了较为直接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以建国后的经济发展轨迹为线索回顾了农民工权益实现状况,农民工经济公平在逐渐实现的情况下,社会公平的要求也逐渐显性化,成为目前转型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第四部分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变迁、经济发展战略和制度政策制定、农民工自身人力资本积累情况和社会资本状况等方面,探讨了农民工权益的影响因素。第五部分则基于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原则,提出了改善农民工权益实现问题的相关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有以下两点:一是从公平与效率变迁的视角对农民工权益问题进行研究;二是扩展农民工权益问题分析的时间范围,以建国始至今为农民工权益研究的时间背景,将建国后计划经济时代具有迁入城市愿望而无法成行的农民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研究。而本文的不足主要体现为数据不足,直接数据无法取得,实证分析较为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