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与实践

论文摘要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产物,是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的新突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全国各地已逐渐形成了一批规模不等、水平各异的典型代表,它们不仅堪称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典范,而且在带动一方经济、发展全国经济方面居功至伟。但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理论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其发展实践也表现出一定的不成熟,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清晰的认识、理性的探索。本文采用调查访问、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在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背景原因、经济学基础、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归纳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主体选择、发展模式,进而论述了我国农业产业化成功推进的决策选择。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背景原因、经济学基础和基本内涵三个角度,比较全面地论述了特定社会条件下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概要。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背景原因主要表现为:(1)小农户经营规模不经济;(2)农业生产同其产前、产后部门机械分离,导致我国农业比较效益低下;(3)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济深化改革与发展的产物。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支点:(1)社会分工协作理论;(2)合作制理论;(3)交易费用理论;(4)比较效益理论;(5)平均利润理论。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广大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农民自主决策的合作经济为纽带,通过将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的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 第二部分:在分析我国农业产业化主体选择和总结国际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实践发展的可行模式,进而论述了“龙头企业+农户”与合作社在我国农业产业化实践中的演变与创新。 对主体定位的正确把握是我国农业产业化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大中型工商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都在扮演着产业化主体的角色,两者应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美国、日本、巴西等国产业化模式对我国有着很深远的借鉴意义。“龙头企业+农户”与合作社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较为普遍的代表性模式,前者在一 定程度上缓解了 \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然而,契约约束的脆弱性 和协调上的困难是其内在缺陷;后者通过向农民提供资金、信息、技术、购销、 储运等服务,为农民进行一定程度的规模经营提供了保障,但是它却无法克服自 身与生俱来的缺陷(如账小、稳定性低等)。在组织演进的媚中,通过引入 中介,出现了“龙头企业一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大户+农户”等模式,它 们不仅能够对分散农户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而且降低了交易 成本,使产品质量和产品价格更加稳定,农民收入也有了保障。 第三部分:对我国农业产业化成功推进的决策选择—一“龙头企业”的培育 和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进行了重点论述。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主体力量,针对我国当前“龙头企业’规模 小、层次低、管理薄弱等缺陷,文章主张用现代企业制度朗“龙头企业’,努 力提高“龙头企业”的营销能力。为使产业化主体不断发展壮大,现阶段最有效 的方式就是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使其在多功能、综合性、跨行业、跨地区开拓经 营的酗上,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账效应,真正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主干。 集团化成功椎进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l)因地制宜,确立主导产 业;(2)努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企业集团健康发展的制度安排:(1)“龙头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2) 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门)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咖对产业化扶持力度。 本文的新意主要有两点:一是采用国际比较和实证分析的方法,系统论述了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实践模式。在结合案例分析狙上,阐述了“龙头企业”+农 户与合作社的演变与创新,并指出:组织模式的选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强 调了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重要性. 二是对我国农业产业化成功推进的决策选择论述得较为深刻、透彻。文章通 过对国内各地产业化成功案例的详尽分析,明确了在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企 业集团时的碍力措施和制度安排.在对广东金曼集团成功经验的实证分析的基础 上,明确了企业集团如何因地制宜确立主导产业;树山东省诸城市对外贸易集 团公司成功经验的实证分析基础上,明确了企业集团如何开展综合经营,开拓最 广泛的国内、外市场;在对陕西苹果业和猕猴桃业两个调查事例实证附的基础 上,明确了企业集团必须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 农业产业化在我国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朋,但它毕竟还处于初始阶段,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