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战略研究

论文摘要

小城镇的崛起,是中国农村经济20世纪以来最具成就、最受注目的重大变化。但是由于东西部地区在自然环境、区域位置、思想观念和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差异,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已成为该地区经济腾飞的重要支撑点,而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显而易见地处于滞后状态。西部小城镇建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它能否成为西部经济迈上新台阶的有效“增长极”,不仅关系到西部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且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东西部小城镇建设的区域差距非常明显,不只是存在于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上,而且存在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上。从更深层次上比较,在城镇的吸引力、辐射功能、产业结构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配套设施及综合配套改革等方面,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本文通过东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的对比分析,找到差距存在的种种原因,结合西部地区的突出特点,创造性地提出西部小城镇建设新思路:在战略上,要采取扬长避短、重点突破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格局上,择优集中布局、点轴式推进,用独具特色的主导产业连带启动相关产业的配套发展;在模式选择上,结合西部资源和产品优势,采用重点发展模式、股份型模式、旅游型模式、城郊型模式和流通启动型模式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使经济效益、杜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借鉴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经验,遵循小城镇自身发展规律,既不过分超前,又不滞后,适度发展,突出个性。 为了尽量深刻地论证西部小城镇发展战略选择的可操作性,本文采用逻辑分析方法,在对大量经济统计数据说明的基础上,运用了从宏观着眼、微观着手的手法,对西部小城镇建设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并结合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政策,较为详尽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l 一 本文由三大章组成:首先介绍了小城镇建设的理论基础;其次分析了东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的区域差距;最后提出了西部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总体思路。 第一章,对小城镇建设的一般理论进行了叙述。 在对小城镇概念作出界定的基础上,概括地说明了小城镇的本质、功能、特点、形成和发展规律、地位和作用及世界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和方法,对一般小城镇理论进行突破和升华,是完全必要的。一是没有分析,就没有对比就没有创造性,没有丰实的多样化就难以进行个性风格分析;二是从一般看特殊,我国的小城镇规模要适度,不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过度了会出现“城市病”,滞后了又会害“农村病”,故对产业结构要合理调整;三是从形成发展过程总结出小城镇发展的规律,以此指导小城镇建设及健康运行,它对小城镇的特色、商品流通渠道、基础设施、负荷能力、观念突破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章,对中国东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区域差距进行分析。 首先,是对现实差距进行分析。与东部相比,西部小城镇数量少,水平低,发展速度慢。衡量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标准是农村城镇化率(农村城镇化比率U=Pn/Po入西部诸省的农村城镇化率均与东部各省差异较大;西部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和辐射功能差;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小城镇的结构布局不集中,存在着滥占耕地、环境污染以及与乡镇企业不配套等严重问题。 其次,对东西部地区小城镇差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无论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实力、经济政策,还是思想观念、人文环境、区域位置等方面的因素,都是制约西部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原因。但说到底还在于人的因素。体制改革和管理方式的落后,终极原因都是人的思想意识和观念态度的保守和僵化。 第三章,提出了西部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思路。 要克服诸多困难,选择适合西部地区特点的小城镇发展道路是非常重要 — —2 一的,这是本文论证的重点。 东部地区小城镇建设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乡镇企业分散化、乡土化、无序化、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副业化”和离农人口两栖化等“农村病”。所以,我们不能东施效绥;但也不能老牛拉破车,按部就班走老路。西部应在战略上作出调整,以非均衡发展观来代替均衡发展观,即以县级城镇和中心镇为增长极,用优先发展思路替代“遍地开花” 的发展思路。在布局上,应优先发展交通条件好、基础设施强的平原地带,然后按点轴线推进。具体构想如下: 一、制订小城镇发展的科学规划。规划是前提,是龙头,规划的优劣,决定了小城镇建设的成败。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定位,以突出小城镇的个性和特色,并从地理区位、市场潜力、就业容量、环境保护等方面,合理把握小城镇建设的数量、规模和水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未来发展保留和创造充分的空间。 二、选择小城镇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