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区位选择研究

论文摘要

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是服务业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其机理是,经济全球化意味着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从而带来产业的国际化扩张,在制造业国际化扩张过程中,需要金融、保险、科技、信息、物流等生产者服务业的支持,从而拉动了生产者服务业的国际化扩张。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虽然依托制造业,但有着与制造业FDI不同的动因、特征、路径和区位分布。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国际商务文献一直集中于制造业国际直接投资的研究之上,很少关注服务业,尤其是生产者服务业。笔者可从以查阅到的国内有关的文献发现,国内对于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及其国别选择的研究更是捉襟见肘,充其量也只是刚刚起步。本研究并非是另辟溪径,而是在经典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指导下对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区位选择的东道国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其与制造业FDI区位因素的相似性及其独特性,并检验经典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对其的适用性,以期对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为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的创新提供新的思路。通过对经典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及其所包含的区位思想的梳理,本研究发现在全球化、市场化、通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经典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如比较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及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等在详细解释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中的具体现象时显得力不从心,它有其特别之处。本研究要解决如下问题:1.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的动因、壁垒、特征和趋势是什么?2.哪些东道国因素影响了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国别选择?3.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国别选择与制造业、消费者服务业有什么差异?4.不同类型的生产者服务业的东道国因素有什么不同?5.上海如何能吸引到更多的生产者服务业FDI?本文由第一章绪论和主体性的七章构成,具体结构和内容如下:第二章: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相关理论述评。梳理并总结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及其所包含的区位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经典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对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适用性。第二部分是国内相关研究的回顾与评述。第三章: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动因、壁垒和特征。动因分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壁垒同样分为内部壁垒和外部壁垒。国际化扩张的特征分为区位特征和行业特征两部分。未来趋势则是对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在规模、方式和区位分布方面的预测。第四章: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区位选择理论模型。本章从国际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出发,论述东道国因素对生产者服务业国际扩张区位选择的影响以及东道国这些经济和非经济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将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区位选择与其他产业国际化的区位选择进行比较,以彰显与其他产业国际化扩张区位的共性和自身的独特性。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章构建了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区位选择理论模型。第五章: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本章是对上一章理论研究的实证。随机抽取在上海的650家各类外资生产者服务业公司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选取部分公司高管进行深度访谈,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层次分析,以此对前文的理论研究进行实证检验。第六章: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区位选择的案例研究。本章分别选取了跨国银行与跨国公司研发两个行业国际化扩张区位的动因、现状以及区位分布进行研究,弥补前面章节理论分析之不足。第七章:上海承接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区位分析。本章属于前几章研究的拓展研究。着重论述上海外资生产者服务业的现状、区位优势和劣势,并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如何吸取更多的生产者服务业外资提出政策建议。第八章:论文总结。总结的内容包括:研究结论和论文的创新之处,论文的不足和后续研究建议。本研究的结论支持Erramilli、Ekeledo和Sivakumar等学者提出的权变论的观点,即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有别于制造业,主因是服务业的独有特征。同样,依据本文的研究,生产者服务业的本身特性也是其国际化扩张区位选择不同于制造业甚至消费者服务业的主要原因。本文所构建的理论模型可以帮助生产者服务业在国际化扩张时选择东道国,使得企业目标和东道国特征尽可能协调一致。该模型有助于生产者服务业对众多东道国因素进行整合,排序和权衡,最终据此选出优先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本研究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试图走出国门的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者服务业公司的理论指导,二是对发展中国家和城市如何能够吸引更多的生产者服务业FDI的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