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国有资本运营模式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在经历了20世纪50~60年代的国有化浪潮以后,国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的发展,并成为各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国有资本运营的效率问题又长期困扰着各国政府,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国有资本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于是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纷纷采取了不同的改革方案和措施对国有资本的运营方式进行调整,其中一些经验教训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国有经济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国有经济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中的资本数量最为庞大,产业门类最为齐全,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和支配作用。但是,由于长时间的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所有者监管不到位、资本运行效率低下等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国有资本并未带来应有的效益份额。如果不能解决国有资本运营的效率问题,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冲击将是致命的。本文正是试图通过对国内外国有资本运营模式的比较分析,通过对国有资本运营模式进行重新设计,建立起能够对国有资本进行有序管理、有效监督、高效运营的体系。本文对国有资本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研究。通过对资本范畴的历史考察,将马克思与西方经济学对资本范畴的阐述进行对比后,结合我国实际,对资本范畴展开现实分析。从西方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理论的不同角度,按照时间顺序和历史发展的脉络介绍了国有资本存在和发展的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深圳、上海、珠海、吉林、武汉等各地国有资本运营模式上进行了简要介绍,指出其探索的成功和不足。对十六大后全国逐渐形成的统一的“三层次”国有资本运营模式进行了分析,在肯定了这种模式取得一定突破的基础上,出指出这种模式仍然存在初始委托人缺位、国有资本管理部门定位不明确、运营模式单一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进而对英国、法国、瑞典、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新加坡、印度、巴西、韩国等11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有资本运营模式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通过对这些国家国有资本管理机构、运营机构进行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找出国外国有资本运营模式带给我们的借鉴和启示。根据前面的研究成果,本文对国有资本运营的监督管理机构进行了设计,即国有资本运营的监督机构和管理机构分别设置,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下设国有资本运营的监督机构—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在各级政府下设国有资本运营的管理机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而选择国有资本的运营机构的主要思路就是对国有资本进行分类运营。由此提出了国有资本在不同领域应采取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涉及国家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的产业内,国有资本只能是独资或有条件的多元化,也就是以国有独资公司为主;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产业和基础产业内,国有资本必须保持控股,即还将保留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战略性竞争产业内,国有资本仍要占有一定比重,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控股和参股;在非战略性竞争领域的产业内,国有资本不一定必须要采取国有企业的形式存在其中,完全可以以股权的形式参与进来,适度与其它性质的资本开展合作与竞争。针对国有资本进行分类的情况,也相应选择不同的国有资本运营机构:对于关系国家安全的国有资本,采取“两层次”运营,即直接由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运营;其它领域的国有资本,则组建专门的国有资产运营机构,即国有控股公司和国有投资公司进行运营。而国有资本运营的具体方式也将根据国有资本所处领域的不同分为物权、股权和债权运营方式。文章至此,已经基本勾画出国有资本运营的目标模式。本文围绕构建国有资本运营模式这一中心问题,以国有资本运营理论分析、国有资本监督机构、管理机构、运营机构选择及运营绩效考核这一主线进行研究。提出国有资本监督机构和管理机构分开设立,根据国有资本所处领域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运营机构。这是本文的中心论点,也是本文最主要的创新点。论文由前至后,从上到下,是一个从理论研究入手到最终解决具体问题的完整过程,论文主要运用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国有资本运营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国有资本运营目标模式。这一研究,为国有资本运营效率的提高,在现实中找到了一条可供尝试的改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