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激励与约束: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研究

论文摘要

在中国这样一个的转型制国家,在完善法治并制衡和约束政府行为之前,政府的行为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行为对经济影响至关重要。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和生产者福利,也可能通过影响收入水平或价格水平来影响资源配置。对如果要理解中国的经济增长,就必须解释这些影响。如果要实现中国的经济增长,就必须很好地把握这些影响。毫无疑问,我国在80年代实行的行政和财政分权强化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权,大大激发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从而有力支撑了中国的持续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目前的地方政府虽然具有为辖区微观主体服务的内在动力,但是这种动力不是来自纳税人和公共产品受益人直接的监督和评价,而是来源于满足上级或者争取政治竞争位次的经济指标,当然,这种政绩显示的动机也可转化为优化投资环境和公共服务质量的内在动力,进而成为推动辖区经济的高速发展有力支出撑。然而,在调控区域经济的过程中,充当准市场主体的角色地方政府往往出于种种地方利益的考虑,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展开经济资源和利益的争夺。很显然,基于经济利益最大化和政绩显示的偏好,地方政府正成为有足够的激励在政府届别中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和短期行为的逐利组织。地方政府的种种不受预算硬约束和竞争硬约束的非理性经济行为正在逐渐动摇中央政府的权威,直接导致总体的资源低效率配置和福利损失。因此,必须通过完善财政分权制度,改革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以及构建地方政府的有序竞争等方面的措施,逐步调整地方政府外在和内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地方的经济行为回归理性,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健康平稳的可持续增长和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