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两权分离的旅游资源产权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旅游资源具有数量丰裕、类型齐全、级别较高、分布密集等特点,在中西部贫穷落后地区表现尤为突出,这无疑给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禀赋基础。从国际旅游市场发展来看,旅游业属于一个大投入、大产出的产业。但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还不发达,政府面临着严峻的财政约束,资金的缺乏严重地障碍了我国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的转化,已经成为长期困扰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单靠政府投入难以解决问题,社会资金的跟进已成为一个必然趋势。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旅游资源两权分离的产权运作改革,作为一项产权制度创新,实现了社会资本和旅游资源的有效对接,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近两年来,旅游资源两权分离的产权运作改革(或者称旅游资源经营权转让)是一个热门话题,褒者有之,但也不泛发难者。对于这样一个富有争议性的问题,无论是经济学界,还是旅游界,无论是学术研究者,还是政府官员和企业领导层,都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和争论。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作者搜集和占有了大量的资料,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以旅游资源产权为基本分析单元,给出一个较为理性的系统的思考。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本章可分为三节。第一节旨在介绍旅游资源相关理论。本节合理地界定了旅游资源的含义,明确地指出了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风景名胜区内的非经营性旅游资源,深入地分析了旅游资源的特征,并介绍了旅游资源开发。第二节是产权理论。本节阐释了产权的定义,特别强调产权是一组权力,是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利的集合体,具有复合性的特征;深刻地揭示了产权的排他性、有限性、可分解性、可交易性等基本特征;指出了产权具有资源配置、激励和约束、减少不确定性、引导人的外部性内部化等功能。同时,本节还介绍了产权制度的定义<WP=61>及其产权制度变革的种类,并突出强调产权改革中的产权主体的变更规律,揭示了全民所有者的产权代表的选择是动态的,不是凝固的,其对象既可以是政府,也可以委派非政府机构进行“专营”,为作者后来设计两权分离的旅游资源产权运作体系作了理论铺垫。第三节界定了旅游资源产权的定义,重点分析了旅游资源产权的社会公益性、行使的外部性、保护功能的内生性等独特特征,并结合我国产权制度改革的特点,提出了必须坚持旅游资源的国家所有的基础上,率先创设具有私人性质的物权化的旅游资源使用权,实行分类推进,稳中有进等制度变迁和创新的特殊路径。第二章旨在探讨旅游资源两权分离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制度绩效。以旅游资源产权运作为基本出发点,对中国旅游资源产权改革作了全面的、系统的历史性回顾和评述,指出我国旅游资源产权改革主要经历了政府公益性管理——政府机构实质上的企业化经营——旅游资源两权分离等三个主要历史阶段,揭示了两权分离的旅游资源产权运作的历史必然性。同时,从理论上阐释了两权分离是产权特征及其变动的内在要求,是现代公有制实现形式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最后,作者采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组对黄山模式从资源管理、经营绩效和对地方经济贡献三个方面进行绩效评价的基本分析框架,以碧峰峡模式和黄山模式作为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三章重在分析两权分离的产权运作的缺陷及其成因。在给出旅游资源两权分离的内涵的基础上,作者从委托-代理关系理论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两权分离的旅游资源产权运作的实质是全体国民-政府代表-经营企业的双层委托代理,是行政代理和经济代理的混合代理结构,并深入地挖掘了两权分离产权运作的二元结构、行政权与产权的粘性、政府代表的纵向多环节化以及横向多元化等基本特征。在这个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探讨了旅游资源产权运作的四大缺陷:一是产权构成失衡。主要表现为:国家所有者主体缺位和所有权实现形式模糊;地方政府所有者代表缺位、越位、错位并存;企业经营权既面临被政府所有者代表弱化的威胁,又有对管理权进行对抗的<WP=62>条件和动机。二是国家所有者主体缺位和所有权实现形式模糊。主要从法律上认定旅游资源所有者主体的名义上的清晰进行了较系统的梳理,并分析了所有者主体实质上的缺位和国家所有权实现形式模糊的原因及其表现。三是产权界定不清晰。在给出产权清晰的二层次定义后,重点对产权不清晰的基本表现进行了阐述。四是产权功能残缺,即旅游资源产权缺乏激励、约束、降低不确定性等功能进行了阐述。最后,指出地方政府作为所有者代表难以避免这些产权缺陷,导致其既不能很好地行使社会经济管理者职能,也不能很好地履行所有者代表职能,即政府作为所有者代表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不适宜性。最后,作者分析了我国两权分离的约束监督体系的不完善性,指出它是导致两权分离问题的另一种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所有权监督难以奏效;政府监管职能和方式尚需进一步调整;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经营者选择市场约束机制尚未建立等。 第四章两权分离的旅游资源产权运作的改进对策与措施。针对以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