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中国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差距研究——基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

论文摘要

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差距是个极具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与此相关的研究文献更是汗牛充栋,理论研究也涉及到劳动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在我国,劳动力流动规模的扩大和区域收入差距的拉大都是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之初,中央政府在国家层面实施了东部优先发展的区域经济战略,政策优惠、资源倾斜、加上东部地区本身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东部地区经济迅速腾飞,也由此拉动中国国民经济长达30年的高速增长。但是,不均衡的区域发展战略使得区域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不仅影响整体经济的发展效率,而且还易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基于此,中央政府从2000年开始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这使得区域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有所缓解,但缓解作用仍有限。而通过对现实世界的观察,我们发现,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空间因素极为显著,十大城市群以10%的国土面积承载着超过2/3的经济总量,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三大城市群以4%的国土面积贡献了45.4%的经济总量,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正日益形成空间经济学所描述的以沿海地区为中心、以内陆地区为外围的“中心-外围”结构。也因此,研究空间因素在扩大区域收入差距中的作用机制,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重要任务。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中心-外围”理论后,空间经济学开始崭露头角,克鲁格曼也凭借其在空间经济学中的开创性研究而独享了200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根据空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在地区间“中心—外围”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劳动力流动是一个关键因素。从空间经济学理论分析来看,在中心地区因集聚而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好处时,外围地区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也同样能分享到聚集经济的好处;拿劳动力要素来说,向中心地区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将会获得比外围地区更高的收入,而外围地区不愿流动的劳动力则因为本地人口减少能分享更多的自然资源,他们的收入也能相应得到提高。最后,当中心地区聚集度过高、市场拥挤效应过大时,便会发生由中心地区向外围地区的产业扩散现象,区域差距也将趋于收敛。那么,我们不禁会问:(1)这一观点符合中国的经济现实吗?(2)中国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与区域收入差距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3)空间经济学理论能否用来指导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基于这三个问题,本文的研究试图达到下面三点目的:(1)通过对我国劳动力流动和区域收入差距的数据统计,掌握它们的现状及动态特征;(2)通过放松劳动力同质的假设,将异质劳动力引入到“中心—外围”理论模型中,以更接近现实,并引入我国现实经济中的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以期解释我国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与区域差距的关系;(3)通过构建一个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的计量模型,对劳动地理集中与区域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理论模型得出的结论。正是这三点目的的提出和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使得本文的选题研究极具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就是在以空间经济学为基础的理论分析框架下,以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为核心,探讨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差距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力求从理论上科学的论证和实证上的充分检验来证明如何更有效的促进劳动力的流动和缩小区域收入差距,从而为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增长提供实践上的帮助。具体来说,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五章的内容:第一章:导论。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和研究不足。第二章:文献梳理、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首先,对现有的涉及关于劳动力流动和区域收入差距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以了解本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现状。其次,从兴起与发展、理论基础、核心思想与结论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空间经济学理论,这有助于我们对空间经济学的整体把握,同时,这也是全文的理论基础。最后,在现有的研究文献和空间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个分析框架,即以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为核心,研究其通过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对区域收入差距的作用,这是全文的逻辑基础。第三章:中国的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差距。首先,利用劳动力跨省流动的相关数据从总体情况、流动的分布特征和流动的动态特征三方面来分析我国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接着,从经济总量和经济密度两方面对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对比,并构建一个泰尔熵指标,用以对全国的收入差距进行区域分解和衡量近年来全国区域间收入差距的动态变化。第四章: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差距的模型分析。在这一部分,我们先对中心-外围模型进行了扩展,引入两种差异化的劳动力——高技能劳动力和普通劳动力,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推导最后得出了全新的4R方程。接着是模型的仿真分析,我们利用计算机的Visual Basic编程语言和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在三种普通劳动力初始分布不同的情况下模型可能存在的均衡状态,并且引入我国经济现实中的相关数据对普通劳动力的初始分布进行估计,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以期解释我国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与区域收入差距的关系。然后,我们构建了一个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的计量模型,利用2002~2011年全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验证两种劳动力流动对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后,我们将空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与我国的经济现实联系在一起,探讨了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再平衡之间的关系。第五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五点结论:第一,通过对劳动力流动和区域收入差距现状的研究,我们发现,我国劳动力的流动规模逐年增加,跨省流动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我国劳动力的跨省流动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沿海地区成为人口净流入地,这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同时,随着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其流动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与普通劳动力相比,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的流动要充分得多。在区域收入差距上,全国区域收入差距仍集中地表现为八大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总体来看,则主要表现在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收入差距上,因此,尽管这十年来区域收入差距有缩小的势头,但鉴于两地区的经济水平在绝对量上的巨大差异,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再平衡仍旧任重道远。第二,通过对一个引入了异质性劳动力的空间经济模型的推导,我们发现,高技能劳动力的初始分布决定了地区的制造业份额,制造业的发展决定了当地的市场规模。在普通劳动力流动受限的情况下,高技能劳动力的充分流动会改变地区间的市场份额,导致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且,区域收入差距的扩大与劳动力流动将会形成一条自我强化的循环累积因果链。第三,在利用我国现实数据对空间经济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中,我们发现,随着内陆地区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厂商在沿海地区得以集聚,产业的集群发展又不断吸引着劳动力、特别是能充分流动的高技能劳动力的流入,这导致内陆地区丧失人才优势,形成与沿海地区对比更为鲜明的产业格局分布,进一步拉大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差距的扩大使内陆地区的就业更加困难,普通劳动力更倾向于流入到沿海地区,如此循环,导致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第四,通过对劳动力地理集中和区域收入水平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高技能劳动力的流动显著地扩大了区域收入差距,而普通劳动力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对缩小收入区域收入差距具有正面效应,但是,这种作用并不能改变高技能劳动力流动所产生的区域收入差距扩大效应。第五,高技能劳动力的流动扩大了区域收入差距,但我们却不能靠限制劳动力流动的办法来缩小区域收入差距,这样既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再平衡,还将因聚集效应得不到完全发挥而导致经济效率的低下和社会福利的损失。反而,劳动力、特别是普通劳动力的充分自由流动,将会有助于区域收入差距的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