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中国农民工经济状态及制度改进研究

论文摘要

农民工规模庞大,是当前中国制造业和城市产业发展的蓝领大军。农民工经济状态改善及其制度改进事关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事关农村劳动力转移、城乡一体化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农民工外出务工,为“中国制造”形成了竞争力,为城市建设提供了生命力,为改革开放增添了推动力,为国民素质提高带来了牵引力,为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无穷无尽的原动力,是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大力神”。然而,农民工过去被称为为“盲流”,后来叫“流动人口”,现在被冠以“农民工”,但不管什么称呼,只要他们被排斥在现有城市制度之外,他们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的经济地位就不会改变。谁都关心农民工问题,谁都了解农民工当前经济状态和制度缺失问题的严重性和严峻性,谁也否认不了广大农民工不能在城市享受与贡献对等的权利和尊严,谁都认识到没有农民工的忍辱负重和积极参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但是,农民工经济状态和制度缺陷存在市民待遇缺乏、城市地位低下、生活水平低劣、就业机会受制、生活方式单调、生存环境恶劣、教育培训无缘、话语权利受限和社会保障边缘化等经济状态不佳和制度缺失的现实问题又是客观存在和众所周知的。因此,研究和解决农民工经济状态不佳和及其制度机制问题是国家实施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公平正义和统筹城乡发展等战略部署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没有这一问题的解决,就不可能实现人的、社会的和谐和城乡统筹协调的公平正义,就偏离了党主张的“以人为本”的初衷和本质内涵,就是以“富人为本”、以“贵人为本”、以“城市人为本”。由此可见,开展中国农民工经济状态和制度改进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研究的两大问题,农民工经济状态及制度改进构成互为前提、互相影响的辩证统一,全面真实掌握农民工经济状态是改进农民工制度的基础,改进农民工制度是改善农民工经济状态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举措;本论文虽然整体结构由六章组成,但基本模块实际上只有理论铺垫、实证分析和对策建议三大部分,各部分体系自成。理论铺垫主要论述了四方面内容:一是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对相关概念理解的基础上,明确界定了论文的核心概念,即论文所指的农民工、农民工经济状态和制度的涵义;二是认真梳理了国内外农民工产生、农民工经济状态及与经济状态直接相关经济社会制度的理论研究动态;三是概要地总结了国外农民工制度建设的实践和中国农民工制度建设的主要政策;四是较深刻地分析了中国农民工经济状态不佳的制度性原因。关于实证研究,一是按分层随机调查原理抽取了分布集中、就业类别代表性强的广州五区一市1638个农民工样本,以深入了解以广州为代表的中国农民工在培训与职业、参加社会保险、权益保障、收入与消费支出和其它情况方面的经济状态不佳和制度薄弱的情况。二是在单项和交叉等常规数据分析基础上,归纳出农民工经济状态和经济制度现实状态的13大特征,这就是农民工问题得到政府和社会重视,农民工对市民的接纳自我感觉尚好,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和技能证书是收入高低的关键因素,农民工收入低致消费以食、住、穿等基本支出为主,农民工最关注失业和疾病等问题,农民工务工主要障碍是费用高、工作苦和居住条件差,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情况不理想,农民工对政府相关政策知之甚少,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农民工劳动保护相对不足,农民工工作超时和工资拖欠问题不容忽视,农民工参加工会和签订劳动合同情况堪忧,及农民工遇困时得到政府的帮助有限。三是首先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两大结论。其一:归纳出包括年龄、打工次数、累计打工时间、务工城市个数题项的农民工“经验资本”和包括教育程度、特长、技能证书题项的农民工“教育资本”,二者结合构成了农民工“人力资本”;归纳出包括医疗、文化、穿着、通讯费等的“其它支出”,包括住房和饮食的“住房饮食支出”、包括家里寄钱及子女教育的“家庭支出”和结余的“结余支出”,四者合一构成农民工“消费支出”;归纳出包括企业行业、企业经济类型、工种的“企业性质”,包括工会、企业的劳动保护、用工合同、工资支付及时性的“企业条件”和包括休息时间和劳动时间的“作休时间”,它们一起构成农民工“就业状况”。其二。农民工收入水平与培训、经验资本、教育资本、企业性质、企业条件存在正相关,而与休息时间存在负相关。且培训、教育资本、经验资本、行业性质、企业条件等变量两两之间存在正相关,说明这些变量之间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农民工收入水平的提高。其次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出年龄、打工次数、打工时间及打工城市经历等确实在很大程度决定了其经验资本的高低,教育程度、技能证书和特长确实决定了农民工教育资本高低,且路径系数最高的是证书,次为特长,最后才是教育程度;农民工支出情况确实由饮食住房支出、家庭支出和其他支出构成,且各因子对题项因素的路径系数都比较高;农民工就业状况确实由其所处企业性质、企业条件和作休时间构成。最后通过对农民工经济状态全因子展开模型分析,得出农民工经济状态主要由人力资本、就业状况、薪酬水平、保险和培训、支出状态和作休时间构成,都具有较大的影响系数;在探索性和验证性分析基础上,最后汇总得到农民工经济状态结构模型。对策研究包括以下三方面主要内容:一是在战略思想上,提出了农民工经济状态制度改进的指导思想、战略重点、基本原则和基本举措;二是在制度改进框架上,提出了“五位一体”的中国农民工经济状态改进的制度构想,并分析揭示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即培训教育是前提,就业服务是基础,社会保险是核心,公共服务是归宿,权益保障是宗旨;三是在构建手段上,提出应综合运用财政扶持政策、经济激励手段、市场竞争行为,充分调动农民工自身、用人单位、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和各级政府的积极性,构建广覆盖、保基本、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可持续的融培训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和权益保障为一体的农民工经济社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