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河南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研究

论文摘要

产业转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普遍现象,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产业转移逐渐成为全球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和加速器。产业的转移和承接逐渐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调整自身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提高本国(地区)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承接产业转移对于产业承接地有积极的经济效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受新技术革命的影响,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出现了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浪潮,并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在这个背景下,本文选取河南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这一课题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当前河南省面对的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新特点、新趋势进行研究,然后对河南省自身产业结构的特点进行分析,再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河南省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中的优势和不足,最后提出河南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有效对策。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本文分七章对河南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得出具有创新性的观点,并对河南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第一章是导论,包括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相关文献综述、本文的研究视角与框架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主要对产业转移相关的基础理论进行简单的总结和评价,提出本文的理论基础。目前的产业转移理论以二战后三次产业转移浪潮为背景,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产业转移现象。但是由于受时代背景限制,在新形势下这些理论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究其原因,一是这些基于发达国家产业发展得出的产业转移理论无法有效的解释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问题,二是这些基于国际产业转移的实践得出的产业转移理论不能够用来科学的指导国内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问题,三是受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影响,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出现了新的特点,寻求竞争优势成为跨国公司在全球布局的主要原因,传统的对劳动力、资源、资本、技术等经济因素比较优势分析已经不能够完全解释跨国公司进行产业转移的行为。四是传统产业转移理论重视对产业转出地的分析,忽略了对产业承接地的研究。通过对传统的产业转移理论的分析,本文认为其对河南省承接国内外产业传移有两点启示:1、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产业转移理论仍具有现实意义,对区域之间的比较优势分析仍是研究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方法论工具:2、“梯度理论”和“逆梯度理论”在区域发展差异明显的中国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对河南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通过对传统理论的分析,本文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产业转移问题应该关注经济因素以外的非经济因素对产业转移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是法律、政策等制度因素和教育水平、社会风俗、历史文化等非制度因素。本文认为这些因素对产业承接地,特别是对产业结构具有相似性以及在劳动力、资源等方面具有相同的比较优势的中部各省获得竞争优势吸、引国内外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章介绍了当前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和新特点,以便对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宏观环境有全面的了解。对于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本文认为比较成本优势的变化仍然是其根本原因,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受新技术革命的影响,寻求竞争优势逐渐成为跨国公司进行产业转移的重要动因。对于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本文认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对外直接投资仍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并且规模不断扩大;2、跨国公司仍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导力量,但是政府的作用日趋重要;3、新兴经济体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参与者,发达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的趋势日渐明显,国际产业转移在源头和目的地上出现多元化;4、服务业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生力量并迅猛发展;5、国际产业转移在路径和方式上发生重大变化。对于国内产业转移,本文认为区域间的巨大不平衡是出现区域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而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和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是推动区域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同时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成为国内产业转移的主要趋势。第四章分析了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对产业承接地特别是河南省的效应,认为目前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对河南省有积极的经济效应,河南省应该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宝贵机遇,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第五章对河南省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产业结构分析。经过60年的经济建设,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河南省的产业结构的演变符合“配第-克拉克定律”和“库兹涅茨法则”所阐述的一般规律。但是河南省的产业结构仍不符合工业化中期的发展水平,还存在产业结构失衡的问题。根据“钱纳里-塞尔奎因产业结构标准化模型”,本文对河南省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合理性分析,认为河南省的产业结构仍存在不合理之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在三大产业增加值上,第一产业比重仍比较高,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经济)规模较大,第三产业对经济贡献率还较低;2、在三大产业就业构成上,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大,严重限制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可见,无论在产业贡献率还是就业结构上,目前河南省的产业结构都存在严重失衡的问题。河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自身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有针对的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河南省产业合理化发展。第六章通过与中部各省的对比分析来找出河南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优势和不足,为河南省实事求是地制定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根据我国的经济区位划分,中部的河南、山西、湖南、湖北、安徽和江西六省同属于我国中部地区。六省在区位、政策、劳动力、资源、土地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比较相似,这些共性有利于将河南省和其他五省放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进行比较,找出河南省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中的竞争优势和不足,以利于河南省认清自身的形势,从而更有效的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通过对比分析,本文认为河南省的比较优势为:1、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庞大的工业经济规模为河南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2、河南省实际使用外资的规模走在了中部六省的前列,为河南省引进国际产业转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3、河南省第一产业特别是农业经济发展走在了中部地区的前列,这为河南省引进外部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河南省提高第一产业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具有积极的意义。河南省的不足是,河南省第一产业生产效率低下,第三产业和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的现状成为阻碍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河南省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有针对的制定产业承接政策。最后,在前文的研究结果上,第七章提出河南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有效应对措施。河南省应该从五个方面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1、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扶植力度,提高劳动力的素质;2、提高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提升产业集群化发展能力;3、要明确产业承接的方向和层次,优化产业结构;4、积极引导外资投向农业领域,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5、加快服务领域的改革,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本文的创新主要有三点:1、在研究内容上,以河南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为研究对象,对河南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分析,是对河南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这一课题的有益的探索;2、在观点上,本文认为除了传统的经济因素外,制度和非制度因素对于产业转移有着重要的影响。河南省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时,除了从经济因素来找出自己的比较优势外,还应该从制度和非制度因素角度,来寻求自身的竞争优势;3、本文认为河南省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作为首选。受时间和篇幅限制,本文仅从理论层面对河南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缺乏有效的实证分析的支撑;同时对河南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中具体的路径选择和行业选择等问题,也将留待进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