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中国外汇储备与货币供给内生性分析

论文摘要

货币供给是内生的或是外生的,决定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以及货币政策模式的选择,并将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货币供给总量,这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将通过调控货币供给量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但是,如果我国的货币供给存在着显著的内生性,将导致我国货币政策效力减弱甚至失效。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中国外汇储备也急剧地增长。截至2008年12月,我国外汇储备已经突破1.9万亿美元,是世界上外汇最多的国家。外汇储备是国际储备的一部分,反映了一国调节国际收支和稳定货币汇率的能力,是一国在国际竞争中地位的重要标志和金融实力的重要体现。高额的外汇储备固然体现了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但对我国货币供给造成的影响和冲击也在不断增大,给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文从中国外汇储备的演进过程入手,分析了外汇储备的现状、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效应。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长是宏观经济运行的结果,同时也是制度设计的结果。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强制结售汇制度,随着国际收支双顺差的不断增大,外汇储备越来越多,外汇占款逐年增加。尽管在2007年8月,我国取消了对境内机构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的限额管理,即强制结售汇制终结,但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个人与机构无意持有外汇储备,这导致外汇储备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在剖析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影响机理的基础上,运用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检验等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证明了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量有显著的同方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外汇储备增加直接影响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和货币供给结构的改变,外汇储备增加形成的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可见,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深刻体现出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加大了本外币政策的矛盾,增加了货币供给调控的难度。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更是加剧了这种状况,需要在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完善人民币汇率的生成机制,加强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配合,平衡经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