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安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政府支持研究

论文摘要

现有产业发展规律表明,产业集群化发展只有依靠政府的科学引导,才能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竞争能力。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存在的文化产业,其集群化发展同样需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和政府有力支持,方能壮大规模,提升实力,并由此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事实上,包括安徽在内的地方各级政府,目前也都在不遗余力地强化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力度。正因如此,研究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政府支持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试图以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经济欠发达的安徽省为研究对象,主要围绕四大重点问题展开研究。一是基于交易成本理论,探究地方政府支持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依据。二是归纳提炼国内外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支持经验与启示。三是基于安徽省域视角,构建政府支持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框架。四是聚焦安徽省情,剖析安徽现有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政府支持是否能满足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的需要,并就促进安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提出完善政府支持体系的相应对策。文化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空间组织,由文化企业、创意人才以及相关支撑机构集聚而成。从驱动因素看,可分为市场主导型和政府驱动型两种。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政府驱动型文化产业集群更具有优势。本文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切入点,提出文化产业集群的本质就是一种能够降低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而这种制度安排的有效性则是以资源共享、制度完善、网络健全等为条件的,单靠文化产业集群自身并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借助外在的政府力量,即依靠政府在文化公共产品的投入、文化管理制度的创新、文化市场环境的完善等方面努力,来促进文化产业集群更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就美国洛杉矶电影产业集群、英国伦敦戏剧产业集群和韩国网络游戏产业集群发展经验看,政府支持重在制度创新、公共品投入以及市场环境优化等方面。就北京、上海和湖南等省市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支持看,主要体现在规划引导和融资支持、产业布局和园区建设、多平台打造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就安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看,其现状具有五大特点,即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文化产业集聚度不断上升、文化产业园区(基地)集聚功能不断显现、文化产业集群影响力不断扩大、传统文化产业集群和新兴文化产业集群齐头并进。安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动因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即蕴藏丰厚的文化资源、逐年加大的公共投入、持续创新的体制机制和不断完善的市场体系。通过系统聚类分析表明,安徽文化产业集群已基本形成以合肥为重心,集皖江城市带、皖南文化区、皖北城镇群为一体的“一核三区”空间格局。在借鉴国内外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支持的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再依托安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本文试图从安徽省域视角,构建了政府支持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框架。在此框架下,分别从公共投入、制度创新和市场完善等方面,仔细梳理了自2003年以来安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政府支持措施;并分别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调查问卷分析法,对安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政府支持效应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安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支持效应不太明显,主要存在三大问题,即公共文化投入不足、区域文化发展不均;文化管理制度创新动力不足,改革红利释放趋缓;文化市场培育滞后,文化产业价值链不完整等。安徽应着力从三个层面完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政府支持体系:一是制度创新层面,可通过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和强化地方文化产业法制保障,进一步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政府规划的引导作用,力争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重点强化对四大主导文化产业集群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集群空间布局等。二是公共投入层面,既要加强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又要强化对公共服务平台的开发和利用,依托徽文化资源,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支撑体系。三是市场完善层面,可通过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扶持小微文化企业和发挥中介服务机构作用等途径,培育多样化的文化市场主体;通过进一步完善资本、人才等文化要素市场建设,为安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