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内蒙古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内蒙古自治区幅员辽阔但地域狭长,自古以来东中西地区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尤其改革开放以来,面对不同的经济政策和资源状况,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差异更是日益明显。本文试图研究近30年的内蒙古自治区各区域发展现状,并探索形成差异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缩小差距的对策建议。本文分别从各区域的经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效率和质量五个方面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进行了对比,揭示出了内蒙古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现状——“中部凸起,两翼滞后”,即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好较快,东部和西部地区相对缓慢。区域内的总体差距2000年开始有扩大的趋势,东部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质量效率明显次于中部地区。造成区域内非均衡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探讨几个主要方面:自然条件原因,包括资源禀赋的原始差异和人口分布的差异;经济方面的原因,包括投入要素的差异和城市化水平差异等;制度、文化等历史遗留下的原因。自然条件导致的差异虽然是先天性的,但是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比如加快市场化进程,建立成熟的市场体制,自然会使要素自由流动,从而改变先天资源的分布不均。而通过文化交流、融合、渗透可以改善人力资本的储备,加强人才流动,从而使各区域间互相协调发展。缩小差距需要区政府和全区人民及各盟市政府的共同努力。首先要认清现状,因地制宜。中部地区面临资源枯竭的情况下应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东、西部地区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农牧业。其次,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促进中、东、西部地区的要素流动。再次,加快各区域的城市化进程,由中部带动东、西部走一条适合内蒙古自治区的特色城市化道路。最后,政府加大扶持力度,重视东、西部发展,给予政策倾斜。只有这样,通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渐改变非均衡发展的现状,加快内蒙古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