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公债适度规模——理论与经验研究综述

论文摘要

2009年10月,债务危机首先从希腊爆发。此后,主权债务危机逐渐向欧洲其他国家蔓延,呈愈演愈烈之势。欧债危机提醒了各国把债务规模保持在适度规模的重要性。本文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梳理了公债适度规模理论的发展脉络,整合了公债适度规模理论的相关内容,并对其做出评述。本文把公债适度规模理论按其发展历程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阶段。在定性分析阶段,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并结合公债的发展史评述了从13世纪至20世纪70年代主流学派对于公债的态度的转变过程。古典经济学派及其以前的学者们大多反对国家负债;“大危机”过后,凯恩斯主义者赞同国家负债甚至主动负债;上世纪70年代的“滞涨”过后,众多学者对凯恩斯主义进行反思并主张适度负债。由此,公债适度规模理论真正迎来了定量分析的阶段。由于对“公债适度规模”的定义存在着不同的理解,笔者把这些纷繁复杂的理论分成三条主线来评述:第一条主线是通过权衡公债的经济正负效应来确定公债的适度规模;第二条主线是以公债的可持续性为视角,主张用一套风险指标体系来测定公债是否处于适度规模,这也是现行的公债适度规模评价体系;第三条主线是构建一系列精巧的经济模型,通过优化分析来确定公债的适度规模。此外,本文还对这三条主线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比较得出现行公债适度规模的评价体系缺乏对公债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