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优货币区理论演进脉络研究

论文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日益增强,货币一体化作为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桥梁更是得到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是,经济学家们却鲜少系统性的整理优货币区理论的发展成果,也很少提及理论演化进程。因此,本文试图对优货币区理论演化脉络做一个系统性的整理。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和美元危机直接导致了经济学家们对固定汇率制度的有效性产生了质疑,由此就产生了著名的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之争,终蒙代尔建设性的提出,两种汇率制度安排并不存在绝对的孰优孰劣的问题,应该根据各国具体的经济特征具体分析。蒙代尔由此提出了优货币区的观点,他着重分析了优货币区判断标准的问题,即在怎样一个条件下加入货币区对一国来说的有益的,由此就进入了早期优货币区理论阶段。早期优货币区理论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在此阶段,蒙代尔(1961)首度提出了优货币区的概念,并且他还提出了第一个优货币区的判断标准——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之后,很多经济学家基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优货币区的判断标准,包括:金融市场一体化(英格拉姆,1962)、经济开放度(麦金农,1963)、产品和消费的多样性(凯南,1969)、财政一体化(托尔和威莱特,1970)、政治一体化(明兹,1970)以及通货膨胀率的相似性(弗莱明,1971)。由于这些标准都的提出是零散的,不存在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因此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非结论性问题”和“非相容性问题”,但是,这些标准的提出却为后续理论提供了主要的研究对象。20世纪70年代,优货币区理论的发展迎来了第二个阶段。此阶段,从理论上来说是早期优货币区理论的延伸。一方面,经济学家们继续讨论优货币的判断标准,他们不仅综合分析比较了早期优货币区标准,强调了其中一些重要的标准,从而解决了“非结论性问题”和“非相容性问题”,还提出了一个新的标准——冲击的同质性。另一方面,经济学家们强调构造一个分析优货币区成本和收益框架。虽然,作为早期理论研究的一个延伸,该阶段在理论上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步,但是成本——收益分析的深入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优货币区理论存在的意义,而这也为第三阶段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研究命题。20世纪80年代初,对优货币区理论的研究陷入了停滞:理论上,传统的优货币区理论存在很多的问题;实践上,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的放缓也影响了优货币区理论的进步。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理论和实践上的发展导致了优货币区理论的新一轮发展,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优货币区的重述阶段。此时,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直接导致了对一些早期优货币区判断标准的修正。同时,在成本——收益分析问题上,经济学家们回答了第二阶段提出的问题,开始认识由于货币一体化产生的收益,大于因此产生的成本。GG-LL模型的构建,使得优货币区理论分析框架终建立。由此,优货币区理论在理论上逐渐完善,并为后续实践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理论支持。20世纪90年代至当今,理论发展到实践阶段。由于重述阶段在理论上的准备,计量经济学工具的完善,以及经济学家对欧洲货币联盟的重新研究,对优货币区理论的实证研究开始多起来。这个阶段对优货币区理论分析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实证分析;其二是模型化。就实证分析来说,经济学家们开始采用欧洲的实际数据用计量经济的一些工具分析早期的优货币区标准;就模型化来说,很多的经济模型在此时被提出来用作分析的工具,比如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以及模型扩展),OCA指数模型等。实践阶段的发展是建立在早期理论发展的基础上的,但是又反过来为理论提供了实践证明,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