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厌女观念

论文摘要

妇女观是指人们对妇女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一定历史时期妇女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的反映,并会影响到妇女的实际处境。14-17世纪,开启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一般的历史学家把它描写成一个在生活、思想、宗教、艺术等方面不受约束,自由发展的时代。但是,在这人性光环的笼罩下,却隐藏着时人对于妇女这一群体在观念上的蔑视与压制。本文将研究视角集中于这一时期意大利地域内的普通妇女,通过当时男权社会强加于她们的种种规训与束缚,揭示出社会对女性的歧视以及妇女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低下,进而从理论上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以及以布克哈特为代表的传统文艺复兴观的局限。厌女(misogyny),即是指讨厌、憎恶女性。由此,厌女观念是指:女性本身意志是薄弱的、有罪的、邪恶的、不洁的。这种贬抑女性的思想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早在爱琴文明时期,男女两性关系就已经萌芽;到了荷马时代,一部了解这一时期的珍贵资料——《荷马史诗》为我们展现了女性从属性的地位;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们如希波克拉底、色诺芬和柏拉图热衷于从生理学方面寻找女性依附性地位的根源;到了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家们开始宣扬“原罪”说,进一步将妇女压制于社会的边缘。文艺复兴运动虽然为西方社会带来了多方面的重构,但是,传统的两性关系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女性卑微的社会地位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得到了重新的确证,传统的厌女观念也被进一步强化。对于厌女观念存在于意大利的特殊原因,本文分别从古罗马父权家长制的传统延续、意大利人笃定的基督教信仰、古典哲学的强有力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从中可以看出厌女观念是当时意大利根深蒂固的传统。在这种传统意识形态的影响下,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妇女丧失了独立的人格。她们为了迎合男性的审美观,过分地进行肉体和外表的修饰,注重自身的美德修养和行为举止。在家庭和社会中,她们仍然处于边缘化的被压迫的境地。总体上看,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妇女并没有取得与男子平等的地位,她们仍被定义为依附于男人的“第二性”,传统的以布克哈特为代表的文艺复兴观应当被修正。在历史上,男权社会往往用一种建构的历史记忆消弭女性的自我意识,迫使女性将施加于她们身上的束缚与规训深层内化。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