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论内战前美国循道宗在奴隶制问题上的立场演变

论文摘要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是美国循道宗的发展时期,也是各种矛盾在美国日渐突显的时期。在循道宗进入北美大陆后,因其发展而不断形成具有本土化、民主化和多元化的特性使其在北美大陆的发展更加灵活。同时,作为在美国拥有一个庞大网络体系的循道宗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卷入各种社会矛盾并参与其中,尤其是在面对美国在内战前最有争议的问题----奴隶制问题。美国循道宗正是在这个问题上因教会内部不同的立场而经历不同程度的联合与分裂。此文正是通过分析美国循道宗对奴隶制问题立场的转变来揭示美国循道宗是怎样成功融入美国社会并且成为内战前最大教派的。本文共分为三大部分。在第一部分是对早期美国循道宗形成的介绍。首先分别从循道宗群体在北美的地理分布、人口规模和社会构成三方面介绍循道宗进入北美后的发展情况。其次,通过美国循道宗从母教英国循道宗中分离出来的过程来看待美国循道宗独立自主发展的过程。在革命时期,美国循道宗处于英国循道宗的领导之下,但是随着革命的成功,美国循道宗逐渐适应了美国环境,年老体衰的英国循道宗领导人约翰卫斯理逐渐难以控制美国循道宗,遂与其达成妥协。在1784年会议上,美国循道宗组织正式形成。最后是循道宗组织在美国的运作。以上部分为我们后来理解循道宗在美国的成长奠定了一个大致基础。第二部分是美国循道宗分裂前在奴隶制问题上的态度。首先是循道宗早期坚持的反奴隶制传统。本文分别从卫斯理反奴隶制的原因、早期循道宗教会对奴隶制的规定和循道宗教徒的反奴隶制活动三方面来阐述。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奴隶制的繁荣,循道宗为了扩大教会规模从而在内部对奴隶制的态度发生动摇,教会的教规逐渐向奴隶制妥协,一些教徒也讲述了要适应奴隶制的原因。最后是因循道宗内部对奴隶制态度的分歧,一批坚定的反奴隶制成员在积极努力失败后从教会内部脱离,于1843年形成美国卫斯理循道宗联合教会。该教会对奴隶制的反应更加激烈,在其教规中宣称该组织排除任何拥有奴隶的成员。该组织的建立也是美国社会各种因素激化的结果。第三部分是循道宗分裂后南北方对奴隶制的态度及对内战的应对。1844年美国循道宗因奴隶制问题发生南北大分离。这次分离将一个整体的美国循道宗分成了南北两大部分,南北方因奴隶制问题不断发生争吵冲突,对自己所处的立场更加明确,在另一方面因系统的不断扩大而间接增加了美国循道宗教徒的人数,使之成为在内战前美国最大的教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