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英国反犹主义的演进(1881-1939)

论文摘要

1881年由于俄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事件,东欧地区爆发了剧烈的反犹主义运动。从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期,成千上万的东欧犹太人被迫离开故土,开始了犹太民族史上的又一次大迁徙,英国成为他们的迁居地之一。因为文化意识、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的差异,东欧犹太人与英国本地居民的冲突不断;另一方面,他们的出现也给英国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这样,一场旨在排犹的限制移民运动随即在英国国内展开,1905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外侨法案》,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东欧犹太移民的迁入,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才平息了这次移民潮。一战爆发后,英国政府于1916年出台《义务征兵制》,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排除了符合参军条件的俄裔犹太人,英国人对此十分不满,双方暴力冲突不断,促使英国政府放弃1916年的《义务征兵制》,与俄国签订了《英俄军事服务协定》。战后受国际反犹主义浪潮影响,英国出现了反犹主义团体,反犹势力不断加强,但最终遭到英国民主政治的遏制。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从此德国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大肆迫害德国及其占领区的犹太人,犹太难民随即涌入英国。英国民众对犹太难民的态度莫衷一是,在同情之余更多了些指责与排斥。由于害怕国内反犹主义的高涨、为了维护民族的利益,英国政府的犹太难民政策几经变化后,最终恢复了限制犹太人的法案,严格控制犹太难民的数量。与同时期俄国、德国等其他欧洲国家的反犹情况相比,英国的反犹主义相对来说比较温和,这都要得益于英国优秀的民主政治传统。正是这种政治传统才为英国的反犹主义提供了发展空间,但当它一旦超出民主政治的承受范围时,便会被其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