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日本退出国际联盟前后的中日关系

论文摘要

明治维新后,在富国强兵的口号下,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并制定了“大陆政策”。其目标是以侵略朝鲜和中国为基础,妄图称霸东亚乃至全球。1931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并且在占领东北全境之后逐步蚕食中国领土。从日本对华政策演变看: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3年《塘沽协定》的签订,日本对华政策是以武力入侵为主,分离为辅;尔后从《塘沽协定》到1935年华北事变的爆发,日本对华政策则更改为以分离为主,武力入侵为辅。在日本退盟之前,中国和日本都曾是国联的创始会员国。日本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炮制伪满洲国,向国联施压等行为,无疑让这一时期的中日关系陡然紧张,日本无视国际公法并肆意践踏,显然有悖于国际惯例。国联面对此举,虽然介入调查,但是效果甚微。围绕着中日纠纷问题,中国和日本以国联为舞台,进行了一场激烈而复杂的外交斗争,但是终究没有改变中国东北被侵占的命运。面对各国舆论界的指责和《国联调查团报告书》的最终出台,日本不惜代价退出国际联盟,大肆进行扩军备战,造成了国际秩序上的混乱和动荡。1930年代是日本法西斯崛起的年代,而日本侵略中国也集中发生在这个时段。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掌握一定资料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相结合的研究模式,以国际联盟为切入点,探讨1931—1935年的中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