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中美关系缓和过程中的朝鲜半岛问题

论文摘要

朝鲜战争将中美两国定格在意识形态色彩缠绕的冷战对立关系上,但国家利益的现实考虑并未被掩盖,两国都谨慎地避免重蹈覆辙,并且最终走向“握手言和”。本文围绕70年代初中美缓和过程中的朝鲜半岛问题展开,主要是对中美会谈过程中的朝鲜半岛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解读,着重描述了美方的谈判策略及中方谈判立场的前后变化,从而揭示出中美两国形成了维持朝鲜半岛现状和稳定的默契。中美缓和推动了朝鲜半岛内部的缓和,此后两国也竭力维持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对各自盟友施加约束,因此确保了朝韩冲突的“局地化”,朝鲜战争没有重演。本文除绪论和结语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尼克松政府上台初期对美国亚洲战略的调整,接着追溯了美韩、中朝这两对同盟关系自朝鲜战争后的历史演进。美国亚洲政策调整的实质内容可概括为有限收缩和均势外交,即意味着美国在收缩亚洲义务的同时,需要缓和中美关系来维持亚太地区的均势,从而确保其亚太安全体系的延续,并维护亚洲局势的和平稳定。及至朝鲜半岛,朝鲜战争后,中美两国在处理与各自盟友关系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着避免再战的共同底线,中美两国这一“趋同”的立场正好符合尼克松政府亚洲政策调整的内涵,从而为此后两国在该问题上的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第二章详细介绍了美方为基辛格访问所做的准备、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和10月基辛格再次访华的具体会谈过程。美方的准备主要是为基辛格的访问提供全面的指导性文书,确立其谈判策略。基辛格在7月秘密访华过程中,通过强调“苏联威胁”、“日本威胁”,尤其是后者,突出了美军在亚洲的存在所具有的制衡作用,从而使周恩来在要求美国从中国周边撤军和对美日安保关系的看法上发生了微妙变化。不过,因为朝鲜半岛问题未受到美方足够的重视,双方所谈不多。10月基辛格再次来华,双方就朝鲜半岛问题的交流更为详尽。基辛格一再试探中美两国在维持朝鲜半岛的现状和稳定上是否具有共同利益,周恩来虽未直接予以肯定,但他要求美方保证阻止日军进入南朝鲜、最终撤军、反对南朝鲜进攻北朝鲜和国际上承认北朝鲜,实际上也是寻求确保这一目标的外部保障,双方也就制约各自盟友的挑衅行动达成共识。因此,中美双方初步形成了维持朝鲜半岛现状和稳定的默契。第三章详细介绍了尼克松访问前的准备工作、访华期间与毛泽东周恩来的会谈过程和中美《上海公报》的形成。前期准备工作也是为尼克松的谈判技巧和策略提供参考文书,主要是对基辛格前两次访问过程中在重大问题上表明的立场予以正式确认。访问期间,尼克松与毛泽东达成了中美互不威胁的战略共识。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美关注的共同点在于如何“合作”确保朝鲜半岛的现状和稳定,尼克松更为关注中美对各自盟友的制约,而周恩来依旧强调美国对阻止日本进入南朝鲜的保证,双方维持朝鲜半岛现状和稳定的默契在会谈中得到最终确认。中美《上海公报》中有关朝鲜半岛问题虽只寥寥数语,但中美之间的默契早已隐含在字斟句酌的公报语言中,从而为维持半岛的现状与稳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条文保障。第四章主要探讨了中美缓和及两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形成的默契对朝鲜半岛局势的影响。南北朝鲜对中美缓和有着不同的认知,北方看到了促使美军撤离、阻止日本向朝鲜半岛扩张和实现其主导下的统一的机遇,而南方却感受到了来自北方咄咄逼人的威胁和被美国“抛弃”的恐惧。但是,双方都选择了与另一方对话来应对变局,朝鲜半岛内部局势也一度走向缓和。与此同时,中美两国也鼓励和推动南北朝鲜的对话,避免在国际社会的公开争论阻碍到半岛内部的缓和,积极施加影响制约各自盟友的冒险行动,并敦促对方施加同样的影响,以此来延续双方在会谈过程中形成的默契。结语部分总结了国家利益是中美外交决策中的优先考虑,纵观中美整个谈判过程,朝鲜半岛问题被置于大国关系(美、中、苏、日)的框架之下,而美方谈判技巧略胜一筹,主要是通过强调苏联和日本威胁,突出其亚太安全体系具有的制衡作用,从而使中方在美军撤退、美日安保关系等问题上做出让步。最终,中美两国形成了维持朝鲜半岛现状和稳定的默契。中美缓和推动了朝鲜半岛内部的有限缓和,中美两国之间形成的默契也得到延续,朝韩冲突只能局限于朝鲜半岛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