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崇本息末”与“崇本举末”——王弼对《老子》的两种诠释路向

论文摘要

“崇本息末”与“崇本举末”是王弼注《老子》时提出的两个看似矛盾的命题,本文从这两个命题出发,在王弼哲学整体层面上探讨两者间的统一性。首先,从思想史、社会史角度阐述王弼哲学产生的思想渊源和社会背景,认为魏晋时期儒道会通的文化特性是其哲学产生的内部因素,田园清谈的社会风尚是其哲学产生的外部因素,内因与外因相互渗透使王弼思想打上了儒道兼蓄的印记。其次,重点论述儒道融合背景下,“崇本息末”与“崇本举末”的具体内涵。‘崇本息末”是王弼对《老子》本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王弼确立“以无为本”的本体论的理论基础,笔者称其为王弼诠释《老子》的“向上路向”。而“崇本举末”则是王弼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对《老子》思想进行的创造性诠释,它是“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思维运用到现实政治和社会人生上的反映,笔者称其为王弼诠释《老子》的“向下路向”。后,从两个路向统一的角度,说明王弼构建“本末有无”本体论框架的完成,探讨王弼本体思想存在的缺陷。并梳理学界对“崇本息末”与“崇本举末”两命题矛盾性的看法,阐明两个命题统一性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