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来知德易哲学研究

论文摘要

来知德是有明一代象数易学大家和著名理学家,他遵循朱熹融象数、义理于一体的治《易》理路,纠魏晋王弼以来偏重义理、忽视象数之偏,强调象在注《易》中的重要性和价值,又注意发掘象数背后的义理。他接续、总结了两汉象数易学和宋明义理易学,同时又不拘泥于前贤定见,以错、综、变、中爻为主要注《易》方法,建构起独具特色的易学体系。本论文是对来知德易学、理学思想所作的专题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引论简要介绍了来知德易学、理学思想的特点、价值,并对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细致梳理,指出目前来知德思想研究所存在的缺失和不足,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是对来知德生平事略及学思历程的介绍。来知德生活于明代中晚期,其时明朝在政治、经济方面都已逐步衰落,社会风气堕落,儒家纲常名教对社会的引导日渐无力。在两次春闱会试失意之后,来知德毅然断绝仕途念头,避居深山,潜心研易,立下“愿学孔子”之宏志,以成就圣贤自许。来知德思想体系的建构经历了初宗程朱、中奉阳明的沉潜反复,终究扬弃诸家,合会理学、心学以成一家之言。第二章是对来知德易学基本观念的研究。在《周易》之书性质的问题上,他认同朱熹“易本卜筮之书”的观念,认为《周易》本有卜筮之用,同时又强调“以道义配祸福”。在《周易》经传作者问题上,他强调四圣之易的相通性和同源性。在易学起源的问题上,他沿袭薛瑄等人观念,认为“圣人之易,不过模其象数而已”,易书的形成是对天地万物的模拟效仿。在象数和义理的关系问题上,他坚持以象为主,凸显象在治《易》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辞因象而系,象理不可分,必须假象以寓理,通过象来彰显理。第三章是对来知德易学本体论的研究。他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至极之理,普遍存在于万事万物之始终。道是太极之理流行而日新者,面向气化世界,强调的是理寓于对待流行的阴阳之气中。在理气关系上,他克服了罗钦顺、王廷相一味追求理气不可分离而抛弃本体之理形上超越性的弊病,从本体论和宇宙论两个层面论说理气关系,既强调理的形上超越性,又在实存层面上肯定理气相即不离,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朱熹思想原旨的回归。在与理气关系相关联的道器关系问题上,他以无形、有形来区分道、器,无形之道要通过有形之器来显现,强调道器不相离。第四章是对来知德象数易学思想的集中论述。错、综、变、中爻四种取象体例在来氏易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构建来氏易学的四大支柱。他以错综之说从整体上说明卦与卦之间的阴阳关系,又以爻变、中爻之说说明易卦内部的阴阳变动关系。四种取象体例的提出是他宇宙论思想的投射,符示阴阳之气对待、流行且整体平衡的气化世界。第五章是对来知德人性论和修养功夫论的阐释。他以区别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为入手来讲论人性,人之本然善性是对完满具足的太极之理的禀受。而现实具体的个人因禀受气质清正偏浊的不同,使其天理本性不能显现。要使人本性之天理得以朗然呈现,就要做去除人欲的功夫。来知德反对在本体上用功夫,强调即功夫见本体,人欲既遏,天理自然呈露。他认为,利贞是诚之复,他的遏人欲即所以存天理的功夫论走的就是一条自明诚的成圣之路。结语部分将来知德易学、理学归结为两大特点:一是综合融汇,一是务实下学,并对来知德思想的不足之处予以简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