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道教北斗九皇信仰研究

论文摘要

道教九皇信仰渊源于中国先民对北斗的崇拜,九皇信仰的渊源和形成发展历程,一方面反映了道教思想来源的一大特色,即对古代先民星宿崇拜的汲纳,另一方面,亦折射了唐宋之后道释的融合。本文主要从道教的角度和立场,共分五个部分探讨北斗九皇信仰。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北斗九皇信仰形成的渊源、发展和现代研究成果,提出了本文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其意义。第二部分,总体介绍道教九皇信仰的渊源、形成和发展。分别从先秦、秦汉、唐代、宋代及其元明清几个历史阶段,逐时呈现北斗九皇发展全貌。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墓葬中已有发掘北斗图案;秦汉时期,开启了北斗人神化进程,北斗被赋予较多职能于一身,在各中职能下,扮演着不同人物和角色;唐宋时期,北斗摆脱南北朝时期的低迷,重新崛起并广纳信众,并且此期斗姆出现,北斗信仰影响到佛教;元明清时期,道教及佛经经典中都出现了斗姆与佛教摩利支天融合。第三部分,从对历代道教文献的分析,系统介绍了斗姆和北斗九皇的形象特征及其演变。第四部分,九皇信仰的斋醮仪轨。该部分从道教和佛教两个方面,阐述了九皇信仰仪轨在二教中的祭祀方法、特点等。道教中的祭祀北斗方法,早见于《北斗经》,后至三国时期,出现了讲述较全面的,相传为葛仙翁所传的《北极七元紫庭秘诀》。唐代佛教徒开始撰译有关北斗九皇的佛经,佛经中讲述祀斗之法的经典代表为则《葛仙翁礼北斗法》,而随着唐末密教在中国的没落及在日本的流播,东密中出现大量有关祭祀北斗的典籍。第五部分,介绍九皇信仰在大陆及海外的情况。1949年之前,全国许多地方,如广东、云南、河北、江苏、浙江等省,均于农历九月一日至九日连续九天盛行礼斗(拜祭北斗)之俗。九皇信仰及庆典聚会的仪式也流传到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四川东部的巴人十分崇拜九皇,每年九月都举“九皇会”,瑶族宗教中常用的挂三台灯、挂七星灯、挂九星灯和挂大罗十二盏灯等几种挂灯仪式,全与道教北斗七星信仰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并受到了道教设灯仪祭拜北斗七星和授箓的影响。随着中国移民大量移居海外,“斗姆—九皇”信仰也流传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形成了至今不衰的“斗姆—九皇”信仰习俗。今天,在新、马、泰地区,礼斗之俗亦称庆祝“九皇诞”。它已经发展成为庙会。这种庙会还形成了一套规范化仪式。其中重要的仪规包括“引驾”、“庆贺”和“送驾”。但已具有多俗混一、张冠李戴、帮仪掺杂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