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荀子“劝学”思想浅析

论文摘要

“劝学”思想是荀子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荀子之“学”,既包括知识系统的建构,也包括价值系统的培育,不过更强调后者的学习。荀子少言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多言道德实践,以德操作为学的主要内容,认为德操内能自定外能应物,偏重的是经与礼的习得。荀子认为学之数为从经至礼,《礼》的慎守节文,《乐》的中正和乐,《诗》、《书》的见闻广博,《春秋》的寓意隐微,经书中具备了天地间的一切道理。当然读经不是仅仅为了经书内容的背诵,而在于将经书中的道理作为自身行动的准则,自觉地进行道德实践,修身成人,这就是学之义,所以学习应该终生为之。荀子认为,天人各有其职分。天行有常,天就是自然的客观存在,就是万事万物的总和,它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荀子把道德之天转换成了自然之天,天不是人格神,天也不是人的道德价值的来源。没有了天赋善端的人,需要“学”以获得道德礼义,来区别于禽兽,完善自我,并且相参于天地。荀子以生之所以然者为性,人生而有好利、疾恶、耳目之欲、声色之好,人性如果任其发展,必定导致争夺淫乱偏邪等等之恶,因而需要“学”以变化恶性,使之向善。人从上天中没有先验性地得到美的德性,秉受而来的只有自然之趋向恶的人性,因此人必须不断地“学”,自励自为,以获得人之为人的道德属性。人必须“学”,人也能够“学”。人有感觉器官,有心。感觉器官能接触各类事物获得各种印象,心作为思维器官能够对感觉印象加以验证,进行分析、辨别,虚壹而静,形成各种知识。万事万物本来就是可以认识的,人通过学而知“道”,并实践“道”,因而以通观万物,治理天地,实现人的价值。读经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人的行为合乎礼,因此礼作为价值准则和规范制度,是学的主要内容。同时乐表现了人之道,能够感染人,改变人的性情,使人们达到和谐一致,乐对人的熏陶作用同样不可忽视。礼与乐从不同的方面维系着社会的平衡有序。学需要不断地积累,锲而不舍,全之尽之,反复学习,用心思考,以良师益友作为自己效法的对象,如此才能有所成就。同时荀子十分重视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才能防止邪僻而近于中正。而且荀子虽然否定了鬼神的存在,却并没有否定鬼神祭祀的作用,认为宗教祭祀可以志意思慕之情,文饰政事,并因以成俗,因此为学之人不可忽视神道的教化作用。学之为己,学的首要目标是完成自身的道德修养,伴随着德性的逐步完善,从士至君子而至圣人,理想人格得以完成。学的终目标更在于人类群体的发展,学而能明分使群,一天下。因了学,人有了高于万物的道德礼义,因而能够和同他人,齐心协力,使社会有序,天下一统,并使万物得以裁制。荀子重学,重视的是人的积极有为,人的道德践履,还有为己之学,虚壹而静,等等,无不对今人仍然有着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