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老子“蔽”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五章中提出“蔽”的概念。原始文本中“蔽不新成”句中的“BI”到底为何字多有争论。文章通过考订认为,王弼将十五章和二十二章的“BI”分做两字——“蔽”和“敝”的处理较为合理。“蔽”在老子哲学体系中有其特殊意义。它与“物”相伴而生,不可分割,是“物之为物”的某种规定性。老子在本体论层面展开对“蔽”的思考,这使其不同于荀子所说的“解蔽”,不能将其理解为认知层面的“蒙蔽”。正因如此,我们对于老子之“蔽”不但不能“解”、“去”,反而要自觉地进行固守和保留。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使得人们对自身之于万物的认识能力和认知界限有一种自觉和自持;另一方面,能够“让物为物”,“使物成物”,提醒人们尊重事物本身。这与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身”的区分,以及海德格尔关于“物”、“存在”、“让-在场”、“存在者”的思考有契合之处。“蔽”在《道德经》中虽只出现过一次,但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蔽”与“黑”有相通之处,和“人”、“物”、“道”、“朴”、“真”等核心概念有密切的关系。首先,对老子之“蔽”的固守和保留,与“守其黑”中的“黑”有相似之处。其次,“物”自身并不存在“蔽”与“不蔽”,“蔽”之“解”、“去”,“留”、“守”等问题,只有当人展开对“物”的认识和改造活动时才能谈及“蔽”的问题。第三,“蔽”的保留使得“物”之“物性”不丧失,使得“物”为本真之“物”,这同时保障了“物”的“朴”和“真”。第四,“蔽”在保障“物”之“朴”、“真”的同时迎来了本真之“道”。可以看到,“蔽”不是一个单独的概念,而是一个联系着“人”、“物”、“道”,以及“朴”、“真”的思想。老子之“蔽”其深意在于表示一种“不凸显自身”、“不张扬”、“不走出自身”的态度,提醒人们要守护、看护自身,要对“物”保有尊重和敬意,不要将自我凌驾于万物之上,而应与其和谐相处。“蔽”的上述理论涵义与老子一贯主张的“人”之于“物”的普遍态度相一致,并与“蔽”展现的丰富意义结合,共同彰显了“蔽”在老子哲学体系中出现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