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荀子之“礼”的哲学诠释

论文摘要

先秦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社会的大变革决定了文化的大变革。所以,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的黄金时期,百家争鸣,各持一说。各派的思想,所关注的中心问题都是治世问题,但所思考的角度不同。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现实,诸子以消弭“礼崩乐坏”的混乱、安定社会的秩序为主要的出发点,纷纷提出见解和方法。先秦诸子都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即礼乐是否仍有继续存在的价值?如何建立新的的社会秩序?儒家之外的各学派,基本上对礼乐持否定、贬低的态度,只有儒家仍然肯定周初亲亲尊尊的礼乐精神与意义。荀子是战国末期的儒家大师,同样重视自古以来礼的精神和意义。他认为礼是唯一有效的内圣外王之道,内可化人之情性,外可作为立国之本、治国之道。荀子礼论大体上继承着孔子的传统,但荀子认为礼不是根植于人的内在心性,而是外在的客观规范,其思想呈现出鲜明的理智主义特色。而且荀子扩大了礼的范围,发挥了儒家从孔孟以来礼论的大广度与限度,其礼论的多彩与丰富,无疑为当时提出了稳定社会的新思路。荀子学说的基源问题是如何构建一客观的礼乐的和谐世界。荀子思想理论都是以这个问题为根源。从这个基源问题出发,本文首先分析了荀子礼论的思想渊源与时代背景,进而分别从天道、人性和历史的角度探讨荀子之“礼”的价值根源,进而探讨礼的内涵,礼的功用,以及如何把握礼义之道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