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心性与工夫——《孟子·告子上》的现代诠释

论文摘要

心性论是传统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过,因其内在性、形上性与现代社会形成强烈的张力,现在学界很少正面讨论心性问题了。但要想基于中国文化自身的脉络来讨论能够回应时代问题的中国哲学,心性是必须超克的一个问题。本文就讨论儒家心性论的重要文献《孟子·告子上》,在分析前贤诠释之得失的基础上,尝试用新的诠释理路来解读此文本,以求较好的理解孟子心性论。《孟子·告子上》共二十章,大致分三部分,前五章讲性善、仁义内在,这是基础的出发点;第六、第七章讲以心论性、心之同然,这是道德之证明;第八章后讲工夫实践,这涉及现实层面的问题。本文基于此三部分,讨论了四位现代学者的诠释。牟宗三先生认为人作为理性的存有,那么定然的性善;性是客观性原则,落实下来则是心,通过心的呈现就可以看到真实的性善;在工夫实践上,心时时提省发用即能成就道德,对于现实领域则要良知的自我坎陷。李明辉先生以伦理学来解读孟子,详细论证了孟子是自律伦理学,那么性自然是善的;比较四端之心与康德的道德情感,认为道德主体(本心)是理(仁义礼智),也是情(四端之心),理清心、性、情之关系;并且从隐默之知出发,梳理了孟子道德思考的论证过程。杨泽波先生以社会生活和理性思维在内心结晶而成的伦理心境来解释本心的来源,以此来说明性善;进一步,认为性是欲性、智性、仁性三分的形态,以欲性解释生之谓性层面,以仁性解释孟子所讲之性,但孟子缺了智性,这就不够充分;对于工夫,强调仁性的实践力量。袁保新先生认为孟子为建立仁义的内在人性根基,提出性善说,对治“即生言性”的路子;对心,以海德格尔的存有论为基础,解释为人所特有的领会、诠释自我的可能性,也是“在世存有”;工夫论上,认为新儒家的心性论不能很好的解释科学。分析四位的诠释:牟、李从形上的道德出发,会有两界之困难,而杨氏、袁氏的理路与孟子不相应。因此我们回到孟子的文本,认为孟子是以自我自律来讲性善、仁义的,并没有设定一超越的性。进一步的展开需要心性分析,这不能是心体、性体的本体论讲法;本文作了一个简单的思想实验,分析了初始状态的人如何形成自我、知性、理性,如何在实践领域中有道德,并因为自然的因果序列而有幸福的领域。在工夫论上,自我能够向上的同时追求知性与道德,不会有良知坎陷的上下张力。基于这样的理路,我们重新诠释《孟子·告子上》。前五章是根据自我之自主自律而判断人性即仁义,不能由任何别的地方讲人性;反过来,仁义必须内在于主体,不能从对象上讲仁义。这是明确的自律道德,不需要把孟子所讲之性理解成超越之性。第六、第七章是反驳“有性善,有性不善”、“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这两种人性论的。对前者,通过心、性、情、才之不同层面的分析说明了人之不善并不是性不善;对后者,以同类者相似说明心之普遍性,且理义悦心。这两章讲到心,需要具体的心性分析才能理清复杂的心灵活动,从形面上的心体、性体出发是不能做到的。第三,对于工夫,要从自我之初始状态出发,基于心性分析所展开知性、道德、幸福各领域之主体、动力、原则,从下到上一步步去做即可,这样不会有在两界系统下做工夫所无法避免的上下张力之困难。希望这样的解释,能够提出一些有意义的思路,从而更好理解孟子心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