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王弼言意观研究

论文摘要

“言意之辩”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基本论争之一,众说纷纭“言意之辩”的内涵,但“究竟什么是‘言意之辩’?”却始终未能有令人满意的回答。许多人把“言意之辩”归结为“语言能否清楚地表达思想”的讨论,把言意关系归纳为语言与思想的关系,这显然是过于简单的回答。本文试图重新梳理有关“言意之辩”的讨论,廓清“言意之辩”的内涵。 文章以王弼为个案来研究“言意之辩”。在阐明王弼言意观基础上,通过联系汤用彤、冯契、牟宗三、王葆玹等在“言意之辩”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初步勾勒出“言意之辩”这个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多重理论内涵,以此凸显出中国哲学家们对语言问题的哲学思考。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提出问题,也就是作此篇论文的初衷及拟解决的问题和方法。 第二部分是对王弼“言意之辩”基本概念的解读。王弼对“言”、“意”和“象”有自己的见解。对于“言”,王弼有“名”与“称”的区分,即指称的名言和蕴涵主体意向的名言的区分。王弼认为这两种“言”都是有局限的。对于“意”,王弼常将“义”、“意”、“理”、“道”互通互训。在王弼那,“意”在形下层面指卦义,在形上层面指道、理和体现道、理的境界。王弼将“象”理解为“言”和“意”的中间环节,引出“得意忘言”与“得意忘象”的命题。 第三部分是对王弼的“得意忘言”与“得意忘象”命题进行分析,阐释王弼对言能否尽意问题的理解,并将此命题与“言不尽意”命题进行对比,展示王弼对言意问题的思考。 第四部分是分别阐述了汤用彤、冯契、牟宗三、王葆玹等人诠释王弼及“言意之辩”的不同进路。冯契从历史的角度,由王弼进而追溯“言意之辩”的历史渊源,汤用彤、牟宗三、王葆玹则在与魏晋玄学同时代学说的比较研究中诠释王弼及“言意之辩”。由这些学者的论述提炼出表达手段及语言的功能等“言意之辩”所涉的理王弼言意观研究论问题。 第五部分是个人对“言意之辩”理论内涵的理解及对“言意之辩”引发的语言哲学问题的思考。“言意之辩”不能简单以“语言能否表达思想”来概括。“言意之辩”理论内涵很丰富,笔者认为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在表达方式方面,有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方式的区分,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下有“思辩地说”与“诗意地说”,在非语言地表达方式下有音乐、绘画、表情等等方式;二是对于“意”有四层理解,从先秦的“文本含义”、“交际意图”和“道”到魏晋的“意象”、“境界”,“意”的内涵随历史的演变不断丰富发展;三是言意关系的讨论,当“言”用于指称或表达确切对象时能尽意,当“言”涉及抽象事物及形上之道时往往难以尽意。对于“言意之辩”引发的不可说的东西如何说的问题,本文从名言与道的关系、“思辩地说”与“诗意地说”的区别、语言与非语言的表达方式的区别等方面作初步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