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超越知识与价值的紧张:“科学与玄学论战”的哲学问题

论文摘要

本论文是对1923年“科玄论战”从纯哲学角度进行研究的专著。 论文基于这场论战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以纯哲学的形式展开的论战”、“中国现代哲学的真正逻辑起点”的提法,认为论战的实质乃是哲学与科学的冲突,认知与意向、知识与价值、理智主义与意志主义、工具理性与目的理性、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交锋;论战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要把解决人生问题置于从哲学上根本解决问题的基础之上;论战提出的问题既是具有人类思维史意义的、又是当代世界性的、真正的哲学前沿问题。 论文提出:这场争论何以至今似乎仍然遥遥没有止期?一个基本原因在于论战双方的提问方式本身就成向题。这种提问方式就是:科学与人文、知识与价值、理智与意志、认知与意向,谁是第一位的、谁是第二位的?谁是“本”、谁是“末’?谁主要、谁次要?如此等等。这类似于所谓“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一类的问题。这种提问方式本身就是理智分析、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产物,亦即恩格斯语义上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产物。论文这样提出问题:科学与人文、认知与意向,它们原本就是对立的吗?如其不然,它们原本是怎么样的呢?这种对立又是如何发生的?它们应该怎样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统一起来? 论文认为,科学与人文、认知与意向的二元对立,乃是理智分析的结果;表现在人类思维发展的历史进程上,它恰恰是近代西方思维方式的特征。心灵意识“未发”的“良能”乃是浑然一体的;“已发”的状态分化为认知与意向、知识与价值的对立;真正的哲学必须超认知与意向的二元对立,超越知识与价值的紧张,寻求两者的统一或同一。 论文认为,这种统一或同一的真正可靠的基础是“人的存在”或实践、以及作为实践的内在精神投射的浑然一体的心灵存在。认知和意向的对立,知识和价值的紧张,只有在实践基础上才能得到解决。这是因为实践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统一场”——认知与意向在实践中产生之际原本就是同一的;知识与价值在实践中终也必然是统一的。 论文共分八章: 第一章专门探讨了意识形式问题(心灵的结构、意识的形式和实践的结构),作为立论的基础;这是因为作为论战核心问题的认知与意向、知识与价值的关系,首先关涉的乃是心灵的意识形式问题。 第二章细致地考察了论战的深广的思想文化背景,包括西方思想文化背景、中国思想文化背景和五四前后的思想潮流转折;尤其考察了西方理智主义传统和近代以来认知主义与意向主义的“精神分裂”;中国心性主义传统和“汉学”与“宋学”的争论。 第三章详细地叙述了科玄论战的过程,将整个论战过程分为论战的缘起、论战的展开和论战的深化及其结局三大阶段;简要评述了科学派、玄学派和唯物史观派在论战中的具体表现。 第四章通过对论战中三大派使用的“人生观”概念的分析,揭示了论战各方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各执一端的偏执态度及其思想的混乱。 第五章分析和评价玄学派的科学观和哲学观,批评了玄学派的意志主义。 第六章分析和评价科学派的哲学观和科学观,批评了科学派的经验主义、理智主义和科学主义。 第七章分析和评价当时的唯物史观派对科学派和玄学派的态度,批评了唯物史观派在“科学”观念上的偏差,尤其是物质决定论、机械唯物论和科学主义倾向。 第八章一般地讨论“玄学”问题,着重探讨了玄学与形而上学、玄学与哲学和玄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确认“玄学”是形而上学存在论的一种恰当称谓。 论文后提出希望:重新认真深入研究马克思的实践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