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本体与存在:王阳明哲学的一体两面

论文摘要

性是宇宙的大本大源,心是思的统合体,在性体系统中安顿思,还是在心体系统中澄明性,表现为哲学的不同蕲向与阶段。在朱子哲学中,理被对象化、实体化,成为认知的对象。虽然不少学者指出,朱子是理气并重的,但究竟理成为根本的,成为超验的本体。理作为对象(所对)被完全揭示出来,但作为能对的人本身,却被遗忘了。认识活动一开始对人的承诺并没有被遵守,人的价值反而被吸纳进了“理”中,成为一种依附性的价值。王阳明哲学导致理学思潮的转向,为这些问题的推进提供了契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是与常识相悖的,他将存在者的始源追至"心",这就打通了接近存在之路。与贝克莱以感觉消解存在者的纯客观幻象不同,阳明直接诉诸于“心”这一先验的存在者。但“心外无物”并不意味着取消世界的客观性,而是要拆散世界的纯客观幻象,从而发现“生活世界”,为回到“生活世界”做准备。阳明说的物并不限于感官知觉之所在,还包括其他一切 "意之所在" 者,可见,物是在生活世界中的存在,生活世界是意义世界,因此物是必然带有意义的,物即是事。这样,我们说阳明发现了生活世界,可能不算夸张。“心外无理”确立了人的本体论地位,由此而把物带入敞开状态,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如何使存在得以澄明,乃是要进一步追问的。追问的结果便是“心之本体”的呈现,即“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作为圣人的存在境界,是指向“知行本体”的。良知成为本体,意味着阳明在本体论追问中选择了道德作为方向,道德活动中的善恶评价问题成为关键问题。“致良知”是对本体的追问,“良知致”是存在的澄明之境,这是对学人来说的;对于圣人来说,致良知本身就是知与行的合一,这就使理性原则成为存在的原则,这一选择是基于深刻的本体论洞见的。但本体毕竟不仅仅是道德,如何通过善恶评价而突破善恶,成为阳明不得不思考的问题。<WP=4>善恶都是难免以某种文化的方式出现,而使良知处于某种洞穴之中。但圣人却可以超越文化符号和外界物质形态等经验层面的制约,而达到澄明的境地,创造性的达到人类意义上的善恶共通境域。存在的澄明状态是人所特有的,但也不是普遍现成的,要达到这种状态,须要一系列艰苦的努力,并且,也不可能是剥离物的意的澄明,而是物通过人的一体同现。这便是四句教所表达的内容。“本体功夫合一”并非要将本体消融进功夫中,本体和功夫是澄明之存在的两个维度,二者的一体并不表示本体可以被忽视。本体是生存的面向,也是存在的状态,同时作为一种理想,是内在于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