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先秦儒家道家论克服死亡焦虑对死亡超越的意义

论文摘要

死亡的必然性、难以预料性与终结性,决定了人们无法逃脱死亡,并对它充满焦虑。正因为这个缘故,从古到今,中外都有大量的哲人探讨“死”对“生命”的价值,希望能够找寻出“死”的意义,以超越死亡,达到生命的不朽,来慰抚不安的心灵。中国传统文化中先秦儒道两家的生死观,关注生命价值,主张通过克服死亡焦虑以实现死亡超越的意义,这对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精神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在当代仍有借鉴意义。先秦儒家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以生观死,探索死的意义,以克服死亡焦虑达到生命的不朽。他们看到了人类自身的绵延不绝,社会和血脉给个人注入了能量,自我融入家庭、宗族、血脉、国家、天下之中,自我的某种因素便随着这些或大或小的整体而延续与发展,从而实现不朽。因此,先秦儒家鼓励人们努力拼搏奋斗,尽伦尽责,舍生取义,为社会做贡献,以完美的道德人生,成就死亡的安宁。先秦道家以死观死,消极的应对人生。他们把眼光放入了整个自然,寻求“道”作为生命意义的支撑。个人的价值,就在于它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而存在,个体的生命,并不会随着人类或者血缘而延续,却会随着“道”的不朽而延续。人要做的就是要效法“道”的运行,摆脱俗世所累,达到与自然的融合、与时间的贯通,从而成就死的意义。先秦儒道两家虽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生死,却得出了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相同结论。他们都重视从整体性——不论是宇宙的整体、自然的整体、人类的整体、社会的整体还是血缘的整体——来把握“死”对实现“生命”之价值的意义。对于现代人的人生观来说,这是一个警醒,因为它提醒人们:人若极端的自私惜命,带来的只会是对死亡更加的焦虑,而把个体生命融入整体之中,才有可能超越死亡,达到个体生命的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