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唐君毅先秦儒道道论研究

论文摘要

唐君毅对道论的研究形成为一个庞大的学术体系。就先秦儒家和道家两个学派来说,他主要对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的“道”做了系统研究,同时在道家学派中,又将老子、庄子和慎到、田骈、彭蒙的道论做了对比。孔子的仁道,与唐君毅的生命哲学联系为密切,唐先生是从自己的生命心灵之感通而出发来理解孔子的仁道的。孔子认为仁统忠、信、礼、敬、智、勇诸德,而求仁工夫则分为三步:先是人之生命向外通达,自身之生命与他物、他人之感通;第二步则是依仁行道,达到自己生命内在的感通;人在自己生命的内在感通之后,上达于天,与天命相感通,更及于鬼神,孔子认为此与鬼神之感通乃为仁之至,这是求仁工夫的第三步。孟子言道,主要在“人道”内部做一划分,下别于禽兽之道,上接于圣人之道。孟子认为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四端”之心,是仁、义、礼、智“四德”之始,亦是人的心性。人应本其心性并扩充之,尽心知性,存心养性,从而完成其修德之道。关于荀子之道,唐君毅创建颇多。他认为荀子的“道”有两层含义:一为心之道,二为心所知道的人为历史之道。从“虚壹而静”而养得“大清明心”,此“大清明心”则是道心,具备此“大清明心”,则可知万物之治乱而成其治去其乱,尽伦尽制则可达圣王之道。唐君毅对老子之道的分析,先是从纵向上说道有六义,即:自然律、形上道体之道、道相之道、同德之道、修德之方及事物的状态及人的心境。之后,唐君毅又在横面上将老子之道分为四个层面,即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内篇》之道则言人由无己、无功、无名,成为至人、真人、天人、神人之道。《庄子·外杂篇》则多言天地万物之道,有任性情之自然之言。田骈、彭蒙、慎到之道则言顺应物事之自然,弃知去己,与物同化。唐君毅的道论,汲取并结合了之前各个年代学者的相关思想以及部分西方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道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