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淮南子》无为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淮南子》全书以无为为思想基点,以“纪纲道德,经纬人事。上考之天,下揆之地,中通诸理”(《要略》)为主要内容,以治国平天下为作目的。作为新道家代表作之一,《淮南子》以道法自然为基本原理,将其落实到生活领域就是“质朴无欲”的个人修养论,运用到政治领域就是“无为而治”之道。道至高无上,是万物存在的根据,乃宇宙中大者;虚静无为是道的基本属性。人是万物之一,也以道为存在的根据。《淮南子》以道为根据,建立“人”的行为准则,把“道”之本性落实为“人”之当然。全书围绕“无为”这一主旨思想,以“无为”为基本方略,以“无不为”为目的,紧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发展法则,来谈论天道、地道和人道,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思想体系。在宇宙领域,《淮南子·原道训》论述了天道自然观,由此提出了接近于《吕氏春秋》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重点论述了宇宙之大道运行的规律与法则及其对人事的影响。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从而要求君主遵循自然和四时的发展变化,适时而行,唯时而变,确保国泰民安。《淮南子》关于宇宙之无为的思想是其修养之无为和政治之无为的形而上依据。在生活领域,《淮南子》将形而上的道之无为运用到人生领域,重点论述了圣人的身心修养理论。道家普遍地倾向于通过道德论发展出修养论,认为德是道的分化,是道在事物和人身上的重要体现。“厚德”、“孔德”、“玄德”是修养论的高标准,而要获得这种“德”,则需要一翻“节欲复性”的过程,修身乃复性归真之本,是个人尤其是君主的处世之道。只有修养达到一定境界,才能摆脱外物干扰,清净无为,把持纯朴的德性,与道同归为一。在政治领域,《淮南子》提出了著名的“无为而治”理论,这是西汉统治者休养生息的重要方略。政治理论是《淮南子》全书的理论归宿和落脚点,其中宇宙观是政治观的基础,而修养论也是为君主实施“无为而治”的政治统治服务的。所谓的“无为”不是无所事事,消极无为,而是适时而为,依道而循。治国安邦是《淮南子》成书的主要目的,而“无为而治”,即君无为而臣有为,君执圆道臣执方道,君臣各守其职是《淮南子》治国的核心之道。在立足“无为”思想的基础上,肯定儒家仁义、法家法制在治理社会方面的救弊功能,而批评以儒家仁义、法家法制代替修身养性作为治国之本的本末颠倒论。可见,《淮南子》在继承老庄道家主旨思想的基础上,融合儒法各家思想,将“无为”由出世引向入世,赋予“无为”以积极有为的新内涵,是儒道积极意义上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老庄的无为理论。